&esp;&esp;江晚月:“……”
&esp;&esp;当灰头土脸成了一种常态时,干净整洁就成了原罪。
&esp;&esp;她正色道,“既然如此,那就查账吧,请宁书记和秦书记暂且不要离开,我希望两位书记留下为我做一个见证,还我一个清白!”
&esp;&esp;秦书记一脸愤怒。
&esp;&esp;江晚月同志的能力,他全看在眼底,做公社干部都够了,更别说一个区区副支书了。
&esp;&esp;副支书一个月工资十八块,不高也不低,咬咬牙,买中山装和小皮鞋根本不至于买不起,更何况,他还知道,江晚月每个月都有好几笔稿费寄过来,汇款单是寄到公社,一个月加起来十几块,买手表有什么买不起的。
&esp;&esp;他很想怒骂张大强。
&esp;&esp;但他知道,骂人没有用。
&esp;&esp;骂走了一个张大强,还有一堆张大强等着。
&esp;&esp;有些人不敢明面上说,在心里暗自猜测,这种人更可怕。
&esp;&esp;思及此,秦书记开口道:“为了不耽误宁书记的时间,也为了公平起见,公社安排人过来帮忙一起查账,其他所有大队的支书也都过来一起看账本,哪里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没有问题,那么,张大强,你必须当着全大队人的面,向江晚月同志道歉!”
&esp;&esp;张大强满不在乎。
&esp;&esp;他坚定的认为,江晚月一定从中捞了好处。
&esp;&esp;半个小时之后,各大队的会计们迅速赶来,开始查账。
&esp;&esp;赵向北作为渔场的会计,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觉得憋屈,他将账本抱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esp;&esp;渔场成立也就短短半年时间,账目并不算多,但因为办了很多大事,添置各种东西,分红,销售,建厂房,食堂支出,工资待遇……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多了,才慢慢累积了一大摞本子。
&esp;&esp;不过毕竟是个新厂子,每一本账都是单一的,非常简单了然。
&esp;&esp;只花了大概一个小时,简单的账目就被摸了个一清二楚。
&esp;&esp;“渔场的账目,确实有些对不上……”
&esp;&esp;公社的会计站出来总结了一句。
&esp;&esp;张大强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呵,我就知道她一定贪污了,公社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决不能让这种蛀虫继续蚕食我们的集体财产!”
&esp;&esp;宁书记脸上浮现出一抹错愕。
&esp;&esp;他对江晚月这个女同志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办事雷厉风行,一口唾沫一口钉,是个当领导的好苗子。
&esp;&esp;年轻人办事这么厉害,思想觉悟怎么就这么低呢,为什么就不为自己的前途想一想,咋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葬送自己的未来?
&esp;&esp;宁书记一脸痛心疾首。
&esp;&esp;秦书记从会计手里拿过账本:“不可能对不上,一定是算错了,江晚月同志绝不会干这样的事……咦?”
&esp;&esp;“账上多出来了三十四块钱。”公社会计开口道,“经过我们多次排查,发现这笔钱多在好几个地方,比如食堂有一次购买大米,价格是十三元七角钱,但账上支出只记了十三元,还有购买淀粉红薯等,都是真实支出比账目要少一些。”
&esp;&esp;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esp;&esp;没想到查来查去,居然多出来了几十块钱。
&esp;&esp;“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吧。”赵向北走上前,红着眼睛道,“在我们渔场刚刚起步阶段,资金不够,江姐将一部分采购的工作揽在了自己身上,说她可以有办法买到低价的物资。大家都知道,粮站食品站的东西都是统一定价,咋可能买得到便宜东西呢,是江姐,她用自己的工资不停补贴渔场!因为每回也就几毛钱的事,江姐不计较,我也不好意思多说,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明白,原来江姐竟然不知不觉补贴了渔场三十多元钱,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款,江姐却无偿的奉献给了渔场!”
&esp;&esp;渔场其他人纷纷现身说法。
&esp;&esp;“副支书经常从自己家里带鸡蛋来,给食堂做鸡蛋汤,没收过钱。”
&esp;&esp;“咱们渔场办公室的椅子,还是副支书从自己家里搬来的,一毛钱没花。”
&esp;&esp;“副支书经常办公到傍晚,屋子里黑,厂里没灯,副支书自己买煤油灯,也没花厂里的钱。”
&esp;&esp;说来说去,虽然都是些小钱,但细节之处,足以见人品。
&esp;&esp;“张大强!”宋大海拎着二流子上前,“道歉!认认真真给我道歉!以后再敢泼脏水,把你送到公社关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