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笑呵呵道:“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小锦,你要是有时间,常回来,爸妈老念你呢。”
&esp;&esp;知道林锦的工资之后,林大嫂态度转变,这顿饭吃得也没那么难受了。
&esp;&esp;用餐结束,然后坐车去林锦大姨家里。
&esp;&esp;大姨家两间房,空的那间给林锦住,对方本来不想要租金,是江晚月坚持要给,一个月五块钱,包水电。
&esp;&esp;回城梦
&esp;&esp;把林锦安顿好之后,一行人这才回村。
&esp;&esp;江晚月开始忙着设计省城的门店。
&esp;&esp;原先是两层五间店铺,全部拆了,修成两栋房子。
&esp;&esp;两个厂子都是集体产业,且分属于不同的集体,这种固定资产,该分清楚就必须分清楚,免得给日后的管理和运营留下隐患。
&esp;&esp;两栋楼各修三层,第一层是店铺,第二层是仓库,第三层当做员工宿舍。
&esp;&esp;这厂房后面还有一块空地,看图纸,也在归属内,正好可以修成车库,也可以用来堆放货物。
&esp;&esp;房子修建的图纸画好了之后,还得画装修方案。
&esp;&esp;毕竟这不是江晚月内行的事,画了又画,不停的推倒重来,费了不少时间……
&esp;&esp;在画图纸的同时,江晚月开始招聘省城销售员。
&esp;&esp;销售员和普通工人不一样,对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由江晚月亲自面试。
&esp;&esp;因为工作地点在省城,消息一放出去,整个公社的知青全都出动了。
&esp;&esp;当初,正是因为城里工作岗位饱和,大量青年没有工作,所以才有了下乡知青。
&esp;&esp;回城,几乎可以说是每一位下乡青年最大的梦想,哪怕是嫁了人的知青,也想回自己的故乡,可是,没有人脉,回城等于痴人说梦。
&esp;&esp;而且,有些人就算是回去了,日子也不尽人意,因为城里房子小,家里兄弟姐妹成家后,自己回去就像是个外来者,再一个,城里几乎没有工作,临时工被抢光了,苦力活也不好找,回城后就等于成了无业游民。
&esp;&esp;而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
&esp;&esp;只要应聘上了,就能回城,而且包吃还包住,这么好的事,可以说打着灯笼都难找!
&esp;&esp;江晚月坐在办公室,看到外面站满了知青。
&esp;&esp;整个公社十个大队,每个大队安插了十几名知青,其中有些回去了,但也还剩下一百个左右,除了一些实在没法回去的人,基本上都到了,甚至有些在加工厂做工人的员工,也想来试试销售岗位。
&esp;&esp;这批人,都是时代的眼泪,江晚月愿意给他们机会。
&esp;&esp;面试进行了整整两天,最终选出来了八个人,男女各四名。
&esp;&esp;八个新员工站在江晚月面前,难掩激动,两位女同志甚至还红了眼眶。
&esp;&esp;“省城的门店大概明年三月份才能开业,这四个月,你们也有任务。”江晚月笑着开口,“四位男同志,你们可能要辛苦一点了,需要现在就去省城,主要是盯修房子的进度,这是图纸,你们四个熟悉一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来问我。”
&esp;&esp;她继续道,“你们四个女孩子,这四个月,先熟悉产品,然后进入销售部,学习怎么和客户对接,怎么出售产品……”
&esp;&esp;四个男知青激动不已:“厂长,那我们什么时候去省城?”
&esp;&esp;江晚月笑道:“后天吧。”
&esp;&esp;江圆圆去省城办离婚了,后天正好把人接回来,销售部的英文教学工作可不能停。
&esp;&esp;第二天早上,江晚月正忙活着,公社那边来喊人:“江厂长,我们书记让你赶紧收拾一下,跟着去县里。”
&esp;&esp;江晚月天天穿着中山装和小皮鞋,也不需要收拾什么,骑上自行车就跟着到了公社。
&esp;&esp;“江厂长,是县里书记让你去一趟,主要是想了解广交会上的事。”纪书记夹着公文包说道,“广交会一向是省城那些大厂子的事,这回谁都没想到,一个村办的厂子居然也上了报纸,广城那边的日报上,特意报道了你们小荆副食加工厂,引起了我们湖省震动,书记这才打电话来叫你去。”
&esp;&esp;江晚月一喜:“我们厂真上报纸了?”
&esp;&esp;“当然,这还有假?”纪书记一笑,“不过广城那边的报纸,公社也没有,去县里了你应该就能看到了。”
&esp;&esp;两个人说着话,坐着拖拉机去县里。
&esp;&esp;因为厂里的货车太忙了,实在是抽不出空。
&esp;&esp;拖拉机没有座位,坐起来肯定不如货车舒服,不过江晚月不是那种过惯了好日子就接受不了差日子的人,当初去县里还是骑自行车呢,坐拖拉机也没什么不可以。
&esp;&esp;坐在车斗里,纪书记开口道:“两个会计在做通电的方案书,目前粗略估计了一下,整个公社所有大队都通电的话,耗资大概五十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