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谁知路天策却是大马金刀,落落大方主动走进来聚做堆。
&esp;&esp;黑压压的人群之中,簇拥着一双标致的金童玉女。
&esp;&esp;娱记们眼睛发亮,只觉得他们站在一起实在养眼,尽管两人并无关系,但郎才女貌,叫人挪不开眼。
&esp;&esp;镁光灯唰唰唰闪个不停,将两人拍入镜头,翌日见报的封面有了。
&esp;&esp;路天策早已习惯被人簇拥,与记者打交道亦是家常便饭,方才他已快步入内场,只听见这边的躁动,听秘书说是周雅韵被围住。
&esp;&esp;不知怎的,便觉应该投桃报李,来为淑女解围。
&esp;&esp;路天策微笑道,“今日路某并非主角,大家还是关注施英女士的慈善宴为好。”
&esp;&esp;说是这么说,但人都自己送上门了,娱记哪有放过的道理。
&esp;&esp;“路大少可要慷慨解囊,拍得一件两件赠予今日的佳人?”不愧是犀利的港媒,一个问题,正题和八卦都问到了。
&esp;&esp;路天策兵来将挡道,“你们都在场,等会便见分晓,先容我卖个关子。”
&esp;&esp;一群娱记就爱跟路天策这样幽默又好说话的人打交道,被逗笑后,又道,“方才听闻路少在楼上会佳人,路少可真是艳福不浅呐。”
&esp;&esp;“诶。”路天策抬手道,“眼不见不为实,你们可不好冤枉我,你们耳聪目明消息灵通,应当知道我为何会去二楼休息。”
&esp;&esp;路天策一句话,成功将娱记带偏了。
&esp;&esp;确实,今日路天策是因为跳进水里,救了周雅韵上来,湿了身,才上楼沐浴干衣的。
&esp;&esp;一时间,记者又把长枪短炮对像周雅韵,“周小姐,今日得路少相救,实乃英雄救美一段假话,不知周小姐有何想对路大少说的?”
&esp;&esp;周雅韵心中一惊,活了两辈子,才知道把自己捞起来的人是路天策呢。
&esp;&esp;她抬头看了救命恩人一眼,心想这么算来,这账,这人情,还真不知道是谁欠谁的。
&esp;&esp;只是路家大少能缺什么……
&esp;&esp;不怪说能游刃有余面对记者的都是能人,眼下这问题,可不算好回答。
&esp;&esp;说得质朴了,显得小家子气,说得浮夸了,显得不着调,有失她的身份。
&esp;&esp;虽是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但周雅韵不想再像前世,在二房的打压下变成惊弓之鸟。
&esp;&esp;战战兢兢,做什么都畏手畏脚的,压抑自己本性,生怕被名流小姐瞧不起和取笑。
&esp;&esp;她见路天策朝她倾倾嘴角,似是要帮她解围。
&esp;&esp;周雅韵抢在他之前,转头朝记者笑道,“我不识水性,今日亦算福大命大,救命之恩,自是大恩不言谢。改日,我便雇人绣成一面锦旗,为路大少送去。”
&esp;&esp;此话一出,面前的娱记都被逗笑了,实在没想到周雅韵说话如此灵动有趣,并不似传说中的木讷胆小。
&esp;&esp;而周雅韵也听到,耳边传来一阵轻轻的气音,路天策也笑了,“我的荣幸。”
&esp;&esp;周雅韵展颜一笑对着镜头,没有半分畏缩和恐惧,落落大方,腰杆挺直。
&esp;&esp;要知道,送锦旗,在她老家,是多大的荣耀和礼遇好吧!
&esp;&esp;几百万不翼而飞!
&esp;&esp;路天策嘴角微动,原本是想替她解围。
&esp;&esp;不曾想,她虽露面经验不多,却甚为灵动通透,自得其乐。
&esp;&esp;他勾勾嘴角,不再多言。
&esp;&esp;——
&esp;&esp;今夜的唐园慈善晚宴,是施英女士为拯救家族所办。
&esp;&esp;施家资产清盘,距破产并不远,施英现今七十岁有余,拿得起放得下,将这些年收藏之精品挑出来拍卖。
&esp;&esp;二分捐做慈善,八分挽救家族熬过难关。
&esp;&esp;做生意嘛,大风大浪,熬过去便有翻身之时。
&esp;&esp;施英的年岁,伴随着时代变迁,她做生意这些年,颇有江湖情义,叱咤风云之余未有树敌,城中大富小豪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助力。
&esp;&esp;往内场走去,周雅韵的心情却是沉重的。
&esp;&esp;重生醒来,以往的认知都被颠覆,她看得开,却难以一时半会便消化平静。
&esp;&esp;今日与她一同赴宴的周家人,有二房太太黄香灵,和二房长女,她的四妹周雅琴。
&esp;&esp;四年前,她从老家被接过来,黄香灵对她“照顾有加”,周雅琴也与她比亲姐妹还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