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也不是傻子,是当年周家对他有恩,才会说这番话。
&esp;&esp;黄伟雄手下有制衣厂,但在当年发展的不好,外销的情况急转直下,直走下坡路。
&esp;&esp;正是因着有了周家这棵大树牵线搭桥,才能让他们家的制衣厂重获新机,不至于倒闭。
&esp;&esp;“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说变就变。“周雅韵抱怨到,而这时间也太紧了,要说早说嘛!
&esp;&esp;这就剩一个多月的租期,真要搬,从规划、找楼,到宣传和行动,都是需要周期的。
&esp;&esp;但周正基也没法回答这话,眼下他心里更愁的是,要将正华百货搬到哪里去?
&esp;&esp;虽说他没有回答,但周雅韵也不是想不明白。
&esp;&esp;所谓商场如战场,都说商场无父子,更何况他们这种,跟黄家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的人……亲戚都能反目呢,行走江湖,仗义全靠信任。
&esp;&esp;人家自然想收回去就收回去了。
&esp;&esp;只不过,通过这件事,也能知道黄伟雄这人,不算什么狭义真诚之人。
&esp;&esp;行走江湖,除了要够狠辣,仗义和真诚也是十分重要的。
&esp;&esp;一时周雅韵和周正基都有些愁眉苦脸,弥敦道这家正华百货营业额是最高的,正因为是在好位置好地段。
&esp;&esp;眼下想找一间差不多的铺面,可不容易。
&esp;&esp;整条弥敦道那么长,每个位置、每个角落都早就被商机占满了。
&esp;&esp;而且能用来经营百货的大厦,也有些过硬的硬件要求,并非随便一个铺面就能做到。
&esp;&esp;周家做百货业,听上去好听,每年的营业额和流水数字,多么庞大和好看,但实则在百货业,盈利额大概也就10,远远不能跟地产金融那些行业相比。
&esp;&esp;如果失去了弥敦道这间百货大楼,如同失去了左右臂膀一样。
&esp;&esp;“这段时间,纺织厂那边的事情放一放,帮你二妈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周正基开口道。
&esp;&esp;周正基大概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现如今他出了什么事情,有什么事情,第一个找的是周雅韵,而不是二房的人。
&esp;&esp;周雅韵点点头,但其实心里并没有什么底,垂眸出去,回了三楼。
&esp;&esp;正华百货弥敦道的地址,已经固定二十来年,在街坊心中,已经成了地标一样的位置。
&esp;&esp;忽然变动,对顾客流并不好,除非能找到更好的位置……
&esp;&esp;——
&esp;&esp;而在七月底,周雅韵总算在秀场,第一次见到了路天策的姑姑,路惠卿。
&esp;&esp;因着有路安娜带领,两人长驱直入,路安娜直接带着周雅韵去了后台。
&esp;&esp;“姑姑,这是周雅韵,阿哥的未婚妻。”路安娜乖巧的朝路惠卿道。
&esp;&esp;然后又朝周雅韵说,“这位就是姑姑,小姑姑,还有个四姑姑,以后你就认识了。”
&esp;&esp;周雅韵难住了。
&esp;&esp;路惠卿好像看出她的犹豫,笑着说,“叫我小姑姑就行。”
&esp;&esp;周雅韵确实不知道怎么称呼才好,虽然已经订婚,但一见面就喊人家姑姑,有些突兀。
&esp;&esp;听路惠卿这么一说,这才开口,喊了一声,“小姑姑。”
&esp;&esp;然后与路惠卿握了握手。
&esp;&esp;路惠卿显然是百忙中来见他们的,说两句话的功夫,已经有两三个助理来她耳边不知说什么。
&esp;&esp;路惠卿转身要走,临走前,与路安娜和周雅韵说,“结束了有庆功宴,记得来。”
&esp;&esp;路安娜当然说好。
&esp;&esp;周雅韵跟着路安娜往观众席去,脑子里还是刚才路惠卿的身影。
&esp;&esp;路惠卿很高挑,剪着一头齐及下巴的短发,发色乌黑光亮,画着简单的妆容,整个人干练而靓丽。
&esp;&esp;今日路惠卿穿着一身米白色西装马甲套装,因着高挑纤细,走起路来,跟带风一样,感觉是说一不二的性子。
&esp;&esp;不过一面,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见平日里,路惠卿也是极有个性和个人风格的一位女士。
&esp;&esp;周雅韵此前对路惠卿的印象,其实也大差不差。
&esp;&esp;今日一见,有一种“这就对上了”的感觉。
&esp;&esp;路惠卿生在南洋,据周雅韵所知,她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女儿,虽说过过苦日子,但路宗瑞发家也快,是以路惠卿算作受过不错的教育。
&esp;&esp;在那个年代,能去喝洋墨水,家境自然不错。
&esp;&esp;路惠卿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是同为南洋华侨富商,具体是谁,周雅韵也不清楚。
&esp;&esp;后来离了婚,前些年,路惠卿结了第二次婚,所以才彻底定居香江。
&esp;&esp;她这一任丈夫,比前一任还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