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里是五千块钱,补贴家用。你要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esp;&esp;现在苏沉其实已经赚了大十几万了,可以给更多,但给太多会让人心产生变化,对于当下的赚钱生计有了不平衡的心思。
&esp;&esp;等到未来足够富裕了,再彻底把家里人拉起来。
&esp;&esp;“大哥……”苏凤仪很感动,“这么多钱,你还是收回去了,我只要一千!”
&esp;&esp;“让你拿着就拿着吧,哥不缺钱。”苏沉拍了拍苏凤仪的肩膀,“以前没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以后补给你!”
&esp;&esp;苏凤仪看着如今硬朗许多,眉宇间少了曾经那股郁气和沉闷的大哥,只觉得十分可靠,她点了点头:“嗯。”
&esp;&esp;之后两人坐下来聊了许多家常事。
&esp;&esp;苏沉颇为感慨。
&esp;&esp;其实相比苏秋玉、苏小念这一代,父辈这一代也就是苦主、苏光权、苏晓曼、苏凤仪这代人,其实吃了更多的苦。
&esp;&esp;那可不,小时候饭都吃不起。
&esp;&esp;四个孩子,大哥和小妹是饿着的,小妹都默认要饿死了。
&esp;&esp;情况苦成了这个样子。
&esp;&esp;但四个人私底下的关系却还不错,后来各自成家了才渐渐的淡了感情。
&esp;&esp;反倒是下一代,生活好了许多,但苏秋玉和苏小念起码没有饿过,但在后来的亲情关系里却十分冷漠。
&esp;&esp;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中年男人对于时代变化的不适应呢,产生出“孩子哪来的那么多压力”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esp;&esp;苏沉跟苏凤仪聊着,苏凤仪也是有小孩的人,十二岁大了,上小学六年级,比苏小念小一岁。
&esp;&esp;“对于小孩的长大……不要把我们的经历当做他们的经历。”
&esp;&esp;“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难处……”
&esp;&esp;“我们对抗的是饥饿,难受的是能不能上高中,能不能上大学。”
&esp;&esp;“但我们的下一辈就不同了,高中生马上就会烂大街。”
&esp;&esp;“何止高中生,大学生的含金量都会暴跌,一大堆毕业即失业的人。”
&esp;&esp;“这不是说不让孩子读书,只是要把学业放在一个它该有的位置去正视它。”
&esp;&esp;“谁都知道高学历好找工作,你姐姐苏晓曼不就是吗?读了个高中生,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也嫁给了比较好的人,现在生活有滋有味。”
&esp;&esp;“但那是给「成功者」的特权。”
&esp;&esp;“在学业这条路上,「失败者」是没有特权的。就算是砸钱混上了个大学,成了个大学生,也是毕业即失业。”
&esp;&esp;“未来的社会,你就把研究生博士生看做是以前的大学生,大学生看做是以前的高中生,高中生看做是以前的初中生……”
&esp;&esp;“时代是变化的。”
&esp;&esp;“正视学业在人生里的地位,然后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即可。”
&esp;&esp;“不要非打即骂。”
&esp;&esp;“有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则是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esp;&esp;苏沉和苏凤仪说了许多。
&esp;&esp;但只是「说」,是没有用的,大道理其实谁都会讲。
&esp;&esp;现在这些已经足够启迪苏凤仪,之后就是用实际例子去证明他是对的。
&esp;&esp;等到苏沉成功,苏秋玉和苏小念也成功,那时候不只是亲人,其余人也都会争相效仿他的教育模式。
&esp;&esp;其余人管不了。
&esp;&esp;但苦主任务里有一个是《把自己日子过好》。
&esp;&esp;那么,父母、兄弟姐妹、女儿、妻子,还有许多其余的东西,都属于“日子”这个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