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等放下碗,瞧着钰莹湿漉漉的眼神,知道她想听什么,康熙也不吝啬,张开金口夸了几句。
&esp;&esp;听见夸奖的钰莹高兴了,便招呼守在屋内的奴才都去尝尝她熬的粥,不用留人伺候了。
&esp;&esp;清桃等人都退下了,只留下梁九功一脸为难地盯着康熙。
&esp;&esp;康熙眼神一瞥,“怎么?没听见你贵人主子的话?”
&esp;&esp;梁九功得了允许,这才退下。
&esp;&esp;屋内只剩下了康熙和钰莹两人。
&esp;&esp;康熙瞧着钰莹欲言又止的样子,也不开口催促,两人就这样僵持着。
&esp;&esp;最后是钰莹坐不住了,起身,蹲在炭盆旁,拨弄着盆里的炭火。
&esp;&esp;康熙瞧着她背对着自己,一副纠结的样子,不由好笑。
&esp;&esp;“怎么了这是?有什么就说,在朕面前还开不了口了?”
&esp;&esp;钰莹听见康熙的声音,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凑到康熙面前去,“皇上,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
&esp;&esp;钰莹始终觉得康熙对她的好来得突然。起初她以为康熙是喜欢她的脸,不是她吹,她这张脸在康熙这后宫佳丽三千也是能排的上号的,更何况一开始康熙也是天天就拉着她做那档子事。
&esp;&esp;但慢慢的,钰莹发现,康熙并不是那般贪图颜色的人。哪怕不做那档子事,康熙对她也很好。但钰莹自认为除了一张脸,她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不通,实在没有什么能让康熙看上的地方。
&esp;&esp;难不成她还真有什么万人迷的光环不成?
&esp;&esp;康熙听见钰莹的问题,愣了一下神,将她拉起来,拢在怀里。
&esp;&esp;为什么对她这么好?
&esp;&esp;好吗?
&esp;&esp;康熙扪心自问觉得不算好,毕竟他对她的心思不干净,对她存了利用之心,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图个心安罢了。
&esp;&esp;他当日得知她一门心思只想回家,有些颓然,独自一人在乾清宫想了很久该如何让她心甘情愿留下。
&esp;&esp;但他瞧着她似乎别无所求,实在是让他无从下手。寻常嫔妃所在意的子嗣,家世,她通通都不在乎。
&esp;&esp;他从未对一个人感到如此棘手。动不动就是想死想回家,换做旁人,康熙早就成全他了。但她,打不得,骂不得,只能顺着,宠着,叫她在这的日子过得舒心,不再天天想着回家。
&esp;&esp;从她的心声里,他知晓她从前父母慈爱,生活无虞。他无法代替她的父母,只能对她再好些。
&esp;&esp;康熙看了一眼安分窝在他怀里的小姑娘,摸摸她的头,“是吗?这样就叫好了吗?朕往后还会对阿莹更好!”
&esp;&esp;是的,钰莹对“爱妃”这个称呼实在是接受无能,好说歹说终于叫康熙改口了,但康熙好好的名字不叫,偏偏要叫“阿莹”,钰莹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任他这么叫了。
&esp;&esp;钰莹抬起头瞧着康熙不像是开玩笑的神色,复而又低下了头。
&esp;&esp;[管他什么,接受不就完了,反正又不能拒绝。]
&esp;&esp;听着小姑娘没心没肺的心声,康熙笑出了声。
&esp;&esp;没心没肺好啊!
&esp;&esp;大雪
&esp;&esp;时间过得飞快,这几日里大雪下个不停,各宫妃嫔们每日都早早关了宫门,也不再去四处串门。
&esp;&esp;听说前两日里,太监们住的耳房里还抬出两具已经冻僵了的尸体,转眼就被丢进了乱葬岗,抬尸体的小太监还嫌弃这快过年了平白生出晦气来。
&esp;&esp;钰莹听到的时候,她正窝在榻上,身旁炭盆里烧的旺旺的。按照贵人的份例,她是用不上这么好的金丝炭的,她现在烧的都是康熙从乾清宫的份例里拨给她的。
&esp;&esp;听到冻死了人,钰莹吓傻了。从前她只在书里看过明末至清末都是小冰河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但她万万没想到在这紫禁城,在这天下最大的富贵窝里居然也会冻死人?
&esp;&esp;紫禁城尚且如此,那紫禁城外呢?
&esp;&esp;钰莹心中难安。
&esp;&esp;钰莹猜得没错,康熙这段时间没来看钰莹,正是因为接连不断的大雪压垮了京城一大片百姓的房屋,有不少百姓都被压在了废墟下,康熙正为这事头疼着呢。
&esp;&esp;果然,没过多久,这事就从前朝传进了后宫。
&esp;&esp;皇贵妃佟佳氏带领着后宫嫔妃们开始缩减用度,节省开支,为皇上,为前朝分忧。
&esp;&esp;一时之间,四处都传皇贵妃佟佳氏堪为天下女子之表率,有母仪天下之像。
&esp;&esp;承乾宫里佟佳氏听了这样的传言,不由得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