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穿回大秦开食肆 > 第26章(第2页)

第26章(第2页)

&esp;&esp;阿嫂身子多有不便,她便在家中做好了她一人的饭食,再趁着熬煮杏皮水的便利,直接将食材带到司农监后厨,做好了再顺道在送茶时递给阿爹和大哥。

&esp;&esp;李卉变着花样做了很多菜,白菜汤,小米粥,凉拌苦菜,鱼肉羹,还有风干的野山鸡肉都拿了出来,但她却发现大家都兴致缺缺,就算是蘸酱吃,也没多少胃口。

&esp;&esp;她便想到了前世看过的一本书,说在一些地方,人们需要每日劳作,就很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重油重辣,吃了身上就能浑身是劲。

&esp;&esp;况且阿嫂的孕吐也越来越重,眼看着吃不下东西人都瘦下去了一圈,于是她便想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快手菜——小米凉皮。

&esp;&esp;前世的夏天,她最喜欢的便是在空调房里,大口地嗦着一碗凉皮再追个剧,现在想来都还是无比惬意。

&esp;&esp;可在大秦朝,她就得一早起来泡小米,把小米浸泡两个时辰后,再用石磨将其碾碎,若要口感更好些,便要多磨上一会儿,变成小米米浆。

&esp;&esp;石磨自然是比不上前世的大功率破壁机,但她也已经知足。

&esp;&esp;小米米浆里加上一大勺绿豆淀粉,再放上少许盐,将米浆搅拌成细腻浓稠的面糊,到能沾手的程度最好。

&esp;&esp;再找一个不大不小的陶盆,要紧的是底部要平,将面糊用木勺舀上去,再把小陶盆整个一起放在灶上铁釜里,用水的热气让米糊凝结成面皮,过凉水后再整个撕下来,两三张同样大小的面皮便能拌上一盘。颜色油光鲜亮,再舀上几勺甜辣酱,光是看着便让人胃口大开。

&esp;&esp;一晃十日便要过去,李卉便越来越盼着独属于她的五日假期。

&esp;&esp;可在第七日的晚间,家门口突然便多了两位婶子,李卉瞧着面熟,稍想了一下才想起来是离自己麦地不远处的人户家里。

&esp;&esp;“今日午间,见你家阿娘在吃小米凉皮,我们便想来问问,这凉皮是如何做得?”

&esp;&esp;农忙时节,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下地干活。所以阿娘也就暂停了织布,到了地里帮忙:“听以前老人们讲起过,有一年抢收麦子,还碰巧见过王上的车驾呢。”

&esp;&esp;李卉之前读史书也见过类似的记载,是啊,民以食为天,王上都要去收麦,更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呢?

&esp;&esp;涉及到今后开店的机密,杏皮水也就算了,但凉皮虽然简单,她也想藏这些,可不能谁来都说。

&esp;&esp;于是她便“简单”地将最复杂最需要掌握火候的“米糊凝结成面皮”这一步说得十分详尽。结果这两个人倒嫌麻烦起来,就问她能不能明日也帮着做些来。

&esp;&esp;说完便开始观察李卉,见她有些犹豫,便先道:“小娘子手艺好,如何这送上门来的生意却不做呢?”

&esp;&esp;李卉便说是方才在想家中小米还够不够,意思就是如果要买她做好的,可能价格就稍微要得更高些;但如果自己拿上一斤小米过来,价格便能便宜些。

&esp;&esp;“我与两位婶子也是乡里乡亲的,不好要得太高,您们看得起,就拿了小米来,我随意收个七八钱的手工费吧。”

&esp;&esp;那两位婶子便低头一合计,说了个“行”。

&esp;&esp;李卉估摸着这俩也是在家中不知道做什么饭送到田地间去的妯娌,不多会儿功夫她俩便利落地把一斤多小米塞到了她手上。

&esp;&esp;“那我明日便让我阿娘一并给您们送过去。钱到时候给我阿娘就成。”

&esp;&esp;那两人一听,这还是先吃后付钱啊,稀奇,“不过阿卉你的手艺,我们是信得过的,杏皮水煮得好喝着呢!我们作为长辈也不能欺负你一个小辈儿,还是先把钱付了,你收好哈。”

&esp;&esp;“行嘞”,李卉也高兴,“那就辛苦婶子们多帮忙宣扬宣扬。”

&esp;&esp;开始养鸡养殖大户从我做起

&esp;&esp;其实李卉还吃过不同做法的凉皮,但在工具简易的时代,她只能选择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

&esp;&esp;比如还有一种就是把小麦磨粉,然后放在水里洗,虽然洗出来的面筋也是可以饱腹充饥的,但比起小米凉皮还是不好操作。

&esp;&esp;所以她就下定决心只

&esp;&esp;做这一种。

&esp;&esp;那两位婶子因是她新菜品的头两位顾客,李卉还将改良后的甜辣酱送了一小罐。

&esp;&esp;嘴上说得很好,“让她们若是觉得不好吃,就多提提意见。”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