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奸臣之女 > 第241节(第1页)

第241节(第1页)

&esp;&esp;攒嫁妆

&esp;&esp;蒋昭崩溃了:“没有啊!没有啊!我喜欢你的!喜欢很久很久了。你……不乐意啊?别啊……”

&esp;&esp;“没说不答应就是答应了。”

&esp;&esp;蒋昭露出一个傻笑来:“我、我对你好。”

&esp;&esp;“不害臊,哪有夸自己的?你怎么对我好啦?”

&esp;&esp;蒋昭急道:“不、不是那个意思。”

&esp;&esp;池春华把脸一板:“你要对我不好?”姐装淑女装得很累,敢反对我就露出本来面目揍你啊!

&esp;&esp;蒋昭满头汗:“我对你好啊。”

&esp;&esp;“哼。”

&esp;&esp;“真、真、真的对你好,我、我是说、说,我会对你好,那个,不说虚话!哎呀说不清,我!咱们且观后效!”

&esp;&esp;“你对我不好了,打你杀你就有用了吗?你要真对我不好——”

&esp;&esp;“不会有那一天!”蒋昭打通了任督二脉,爆发了这么一句,抬头一看,他小娘子正冲他乐呢。蒋昭灵光一闪,伸出汗津津的手,拉住了池小少女白嫩嫩的小手。

&esp;&esp;兴平九年的春节,池家交际往来户又多了一处——邺侯家。以前因为顾彝的关系,两家是有来往的,现在成了儿女亲家,这种来往又添了一层郑重的含义。两家年前喜气洋洋地互致新年礼物,蒋昭也被打发穿得整整齐齐地到岳父家讨好长辈。郑琰很容易讨好——真心对她闺女就行了,池脩之就比较凶残了,歹毒地在大过年的时候出考卷考女婿神马的,也只有他能做得出来了。

&esp;&esp;这一年,池春华十三岁了,郑琰努力地给她攒着嫁妆。被郑瑜知道了又是好一通嘲笑:“给春华的嫁妆还要用攒的吗?说出去要笑死人了。”

&esp;&esp;郑琰道:“怎么不用攒?钱我是尽有的,总不能拉一车钱到她婆家去吧?”

&esp;&esp;郑瑜奇道:“你怎么傻了?那些商铺子里头,你放出话去,就是现找,他们也得给你找了来,现在使人去说,不用过夜就能拉来你信不信?”

&esp;&esp;郑琰道:“还有家俱呢。”

&esp;&esp;郑瑜道:“家俱是手艺活,然有了好木,也就是几个月的功夫。”

&esp;&esp;郑琰又在想木头的事儿,郑瑜见她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来,急急一巴掌拍了过去:“好了好了,就算是用攒的,哪怕春华及笄出嫁,也还有两年半,来得及。你还是先操持她的及笄礼罢。你及笄那会儿,阿娘一年多前就开始准备了,请宾客、制簪笄、裁礼服,一辈子就这么一回,样样都要郑重呢。”

&esp;&esp;郑琰恍然:“正是!”

&esp;&esp;郑瑜很无奈地想,她这个妹子果然是需要人时时担心一下下的,真是难为她那个妹夫了。

&esp;&esp;说到及笄礼,郑琰倒不慌张了,春华正在长个儿,衣服什么的过两年再准备也来得及。郑瑜见郑琰冷静了下来,她也有心情八卦了。郑琰与徐莹翻脸的事情郑瑜是知道的,在郑瑜看来,自家外甥女完全符合做皇后的条件,最终没有做成,都是徐九坏的事儿!当人家姨母的自然把皇太后给记恨到死!

&esp;&esp;宿怨之下,郑瑜是非常开心看徐莹的笑话的:“咱们春华大事已定,蒋家名门,阿昭也长进,就不知保慈宫二娘会是个什么前程了——听说皇太后已经急着给闺女挑驸马了呢,整个京城兵慌马乱的就为避开她!”

&esp;&esp;“这事我也知道,二娘气性大了些,倒也天真烂漫。”

&esp;&esp;“你就说她傻呗,”郑瑜撇撇嘴巴,“小模样儿倒是生得俊俏,配上那副脾气,生生把七分颜色减作三分。保慈宫里常有宫女被责,多半是出自她的手笔。要说她姐姐,还有几家勉强肯要的,换了她,恐是无人敢惹。想攀富贵,也得有命去享。”

&esp;&esp;郑琰道:“年纪还小呢,倒不至这般恶毒,她生是公主,岂用委屈自己,自然是由着性子来了。只是他们家大娘,确是受了牵累了。”

&esp;&esp;郑瑜道:“什么牵累不牵累的呀?难道皇太后肯把最好的给她?左右总是挑剩下的。有二娘作个对比,大娘反而好下嫁了。”

&esp;&esp;“合适的都娶了,怎么好下嫁了又?”还真是为萧大娘犯愁哩。这事儿还要过阿元的手,岂不又给他添愁?

&esp;&esp;“只要不强求世家,勋贵之家总还是有的。”郑瑜自己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都已成婚,娶的也是土鳖家的女儿。长子媳妇是安康大长公主的女儿齐淳,次子做了永安郡主的孙女婿。少子吴崧虽然未婚,倒是一点也不怕徐莹会赖上他们家,郑瑜心情轻松得很。

&esp;&esp;郑琰也是不愁的,徐莹干不出“教坏女儿嫁给你儿子坑死你全家”这样的事儿来,她家很安全:“阿崧的事儿,你倒是要好好想想了,现在一窝蜂地求娶,好女子剩下的可不多了。”

&esp;&esp;郑瑜摸摸下巴,要说亲上做亲是最好的,春华本很好,然而春华是郑琰之长女,又有诰命在身,吴崧只是府中少子,前程确不如兄长,郑瑜恋恋不舍一回,只好作罢。姐妹年纪差太大神马的,真是太虐了!

&esp;&esp;“我想求娶李家女儿。”

&esp;&esp;“嗯?哪个李家?”李家分好几个,便是世家李氏,也分作几房。

&esp;&esp;“是阿悦的次女,又恐宰相孙女不肯嫁与阿崧呢。虽则老哥哥和李相公欠着阿爹些情份,不好意思拒绝,倒也不好拦了人家的前程。”

&esp;&esp;郑琰想了想道:“不如让莞娘问一问,她娘家可有打算了,若是没有,倒可问问。我看阿崧虽不算顶尖,却也不愚笨。天下爵位总是有限的,哪能个个都袭爵呢?谁的女儿能一嫁便是嫁与现成的权贵?门当户对的就好,只要孩子好。阿崧不说旁的,上进的机缘总比别人多些。”

&esp;&esp;郑瑜想,郑琰这话说得颇有深意,只要自家孩子不算太笨,无论是自己夫妇还是娘家亲戚,抬手就能给荐过去了,别的不敢保证,三、四十岁上做到郡守一级还是容易的——也不算太差了。

&esp;&esp;“若是得成,须你为媒。”

&esp;&esp;郑琰笑道:“责无旁贷。”

&esp;&esp;两人闲话的内容,正是京城许多贵妇交头接耳所言之事。在皇太后母女不知道的地方,众人眼中的好少年都快要被抢完了!杞国公家若有所觉,莒国夫人快速地进宫向徐莹进言:“二娘转眼已经十二岁了,该选驸马了。世家子订婚早的大有人在,再迟恐来不及哩。且还有大娘,总要姐姐出嫁了,妹妹才好议亲。”

&esp;&esp;徐莹道:“正是正是——可有合适之人?李氏、顾氏的不要!”

&esp;&esp;莒国夫人一听这话头,便知徐莹想要世家子,问她:“是给大娘还是给二娘?”

&esp;&esp;“自然先姐后妹,大娘总在我跟前长大,虽是庶出,也是长公主,纵驸马不如二娘,也不能差了。”

&esp;&esp;莒国试探地道:“你看大郎家的阿方如何?”徐方是徐莹大哥的第三子、德妃的哥哥,杞国公家儿子多,孙子更多,也是人丁兴旺。人丁兴旺的一个坏处就是会分薄资源,不可能人人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顾,尤其是官位。徐方的父亲被池脩之给坑了好大一把,世子位丢了,人成了白丁,他的儿子里,长子还好,次子三子往下,只待祖父祖母故去,日子就不是一般的难过了。

&esp;&esp;尚了公主,最少有一个驸马都尉的衔儿。萧复礼统共就这俩妹妹,怎么也要再照顾一二,徐方的前程也就来了。

&esp;&esp;徐莹想,徐方倒是很乖,拍板道:“这个倒行,我与阿元说说。”

&esp;&esp;阿元很忙。

&esp;&esp;萧复礼不但要参加新年前后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还要听正反双方对于袭爵问题的辩难,还要用并不丰富的从政经验去自己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别人想不想,反正他是不想恢复罔替之袭的。除此之外,他还要努力耕耘。夏美人有孕,不用顾皇后说,萧复礼自己都觉得不太对劲。

&esp;&esp;他是想要儿子不假,长子不是皇后所出,这让他本能地觉得会出乱子。即使现在夏美人还没有生产,即使许多人都预祝他早得贵子,他还是很不自在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