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第三日,晨光初破云层,洒在心火祠前的广场上。
昨夜的雨水还残留在石板缝隙间,映着天光,像一条条蜿蜒的银线。
整座纳塔仿佛被洗过一遍,空气里浮动着湿土与新生焰心草的清香,而那曾经高耸入云、象征神权不可侵犯的神殿,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焦黑的柱石间爬满了嫩绿的新藤。
马小微站在熔炉前,风撩起她未束的长,露出颈侧那道尚未完全愈合的灼痕——那是火神刻印反噬留下的印记。
她低头看着掌心,火焰之心仍在跳动,如同一颗不灭的星辰,可她的眼神却前所未有地平静。
她抬起手,将火冠残片与神座碎片轻轻置于熔炉之上。
金属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暗红,像是凝固的血。
“神位已断。”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这些铁疙瘩留着,只会让人低头。”
人群微微骚动。
几位年长的祭司面露惊惶,欲言又止。
林羽皱眉上前一步,声音低沉:“若无威仪,如何统御?百姓敬的是神,不是规矩。”
马小微转头看他,嘴角扬起一抹笑,疲惫却明亮:“谁说统御要用神像了?咱们用规矩。”
她抬手一挥,情报官立刻上前,展开一卷烫金竹简——《火道新规》草案。
“火种分配,按需定额,不得私占;地脉火脉,三年一巡,由民选火工监督;灾厄预警,设火铃十三座,百姓皆可击铃示警……”情报官朗声宣读,字字如锤,敲进众人心里。
当念到“火神不居神位,仅为火道守护顾问”时,全场骤然安静。
无数双眼睛望向马小微。有不解,有惶恐,也有隐隐的期待。
她坦然迎着那些目光,从怀中取出一卷赤红丝绳缠绕的卷轴——那是记载历代火神名讳的《神名册》。
她指尖一引,一缕细小的火苗窜出,瞬间点燃了册角。
火舌吞没金色的名字,灰烬纷飞如蝶。
“我不是神。”她看着火焰,声音坚定,“我是第一个签‘心火契约’的人。”
她蹲下身,将余烬撒入一旁新生的焰心草田。
灰落进泥土的刹那,叶片竟微微颤动,水纹般的光在叶面流转,仿佛回应着某种古老的共鸣。
林羽沉默地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剑柄上。
那不是防备,而是克制——克制自己冲上前将她拉回神座的冲动。
他知道她决定了,就没人能改。
可他的心,却像被那火焰灼烧着,无法平静。
夜幕降临,祭典开始。
熔炉被重新点燃,火焰不再是暴烈的赤红,而是澄澈如琉璃的金白——那是千年未见的“净火”,唯有心无执念者方可引动。
马小微站在炉前,以刻印之力引导火流,双手微颤,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每一次调动元素,都像是在撕裂自己的灵魂。
但她没有停。
火冠与神座在高温中扭曲、融化,金属液如河流般在模具中流淌。
三足鼎的轮廓渐渐成形,鼎身之上,三百六十五个名字被火焰一笔一划烙下——那是三百六十五个村落推选的代表之名,也是新秩序的第一块基石。
“此为‘民火鼎’!”马小微高声宣告,声音沙哑却穿透夜空,“每季开鼎议政,火种从此归民!”
刹那间,欢呼如潮水般炸开。
孩童攀上鼎身,火光映在他们脸上,宛如星辰落凡。
老人们含泪击鼓,妇人抱着婴儿绕鼎而舞,铁匠们敲打铁砧,奏出前所未有的节律。
火,不再属于高台之上。
它回到了人间。
马小微却悄然退后,穿过人群,走向祠庙外的林边。
喧嚣被抛在身后,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像在低语。
她靠在一棵老焰心树上,缓缓滑坐在地,胸口剧烈起伏。
刻印在皮下灼烧,仿佛随时会破体而出。
她闭上眼,耳边却响起一个脚步声。
熟悉,沉稳,带着一丝迟疑。
林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