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小慧呀!婶子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你婆婆那个没福气的不知道珍惜,以后婶子疼着你。”
王翠花在一边道:“婶子,你只见着你嫂子。是没见着我吗?”
“哎呦,哎呦,翠花。怎么没见到,你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呀!婶子一见到你就觉得特别亲。”
“是吗?我也觉得婶子年轻了不少,这段日子家里过的一定很好吧?”
“好,好。托你们这些好孩子的福气,我现在的日子呀过得很好。”
老三上来帮忙拿东西,拉马车。
小四和方儿围了过来,娘、奶奶的叫着。
侯氏是抱了这个抱那个,笑的这嘴巴都没合上过。
李氏:“赵叔,婶子,赶快进来吧。到院子里歇歇脚,这一路上坐马车肯定累坏了。”
赵大勇和侯氏被一群人围着,坐到了院中桌子旁。
侯氏转头看着这个小院儿:“哎呦,这院子收拾的可真好,这么多屋子呀,这镇上还真不一样,随便租个小院都跟咱们村上盖的大院差不多。”
月晴:“娘,这算什么大,您是没见过真正大的院子。这院子都算小的了。”
李氏:“是啊婶子,以前没出过门不知道,自从我来了这镇上认识了不少人之后才知道,这镇上的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两天我们就带着您四处看看,保证您看到眼花。
你们来了也不用担心不方便住,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您和赵叔一间、赵家大哥大嫂住客房,赵二郎和赵三郎本就有自己的屋子,晴儿也有自己的屋子。刚好能住的下,你们就是在这里住上个一年都没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侯氏:“哎哟,真是太好了,惠儿呀,婶子我可得好好谢谢你。”
李氏:“谢什么,我能在这镇上立足,多亏了晴儿和翠花帮忙,要不是她们两个,我现在还在河西村里给人家浆洗衣服,每天连顿饭都吃不饭。
尤其是晴儿,当初只有她不嫌弃我是个扫把星,接着我每天上山挖菜、抓鱼。也是晴儿每天鼓励我,陪着我一起研究做鱼的法子,狗儿的命也是她救的。她可是我的恩人,若没有她,哪里有我的今天。”
这些事赵家人倒是知道,纷纷在想怪不得李氏对晴儿那么好。
月晴:“哎呀,这都是因着李嫂子实诚,我做的那些都是些小事,哪里有她现在待我这般好。”
李氏:“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晴儿对我可是有大恩的,我当然也会对晴儿好。”
翠花站在一旁,心道:真实的情况可比李嫂子说恩情更大,不管是卖鱼的生意还是这院子可都晴儿弄的。她不明白,晴儿为什么连自己人也要瞒着,难不成是为了保护李氏,晴儿对李氏也太好了,比对自己要好很多。
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只能归咎于自己和晴儿相知的晚吧,早知道晴儿这么厉害,当初自己就应该多跟她相处相处。她在这儿听着这些话,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转身去给侯氏他们准备茶水和小吃。
侯氏感叹:“惠儿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李氏低头道:“婶子,您是晴儿的娘,我以后也会把您当成自己的娘一样对待。我以前在村里从来没有感觉到过家人的温暖,自从和晴儿认识以后,不仅她对我好,赵家人对我也好,我感觉我头上的整片天都亮了。”
侯氏感动:“好孩子,婶子早就听说你是被家里人弃了的,你放心,以后婶子就是你娘家人,不管是在河西村还是在这镇上,谁要是敢欺负你,我第一个不愿意。”
李氏笑着点点头。
赵大勇也表示,会把她当自家人,哪有个这样懂事的晚辈,可是幸事。
王翠花端着两个盘子过来。
“婶子,你们应该饿了吧,我和李嫂子今天早上一起给你们做了些吃食。”
侯氏连忙准备过去接上。
翠花道:“婶子你坐着,我来我来。”
说着便把东西摆到桌子上,又给赵大勇和侯氏倒上茶水。
侯氏接过她倒来的茶水:“哎哟,好好。翠花也贴心,婶子这走了一路,确实有些渴了。”
喝了口茶,表情一亮:“嗯,这水可真好喝,当家的你快尝尝,可比咱家的水好喝多了。”
王翠花笑道:“婶子,这可是好茶,不是平常的水,这镇上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不会喝水,喝的可都是茶。”
侯氏一听:“那这茶一定很贵吧。”
王翠花:“确实很贵,不过这茶不是我们买的,是人家送的。平常我们都不舍得喝,只有贵客来了需要招待的时候才喝。”
侯氏:“送的?谁送的?”
王翠花:“四方当铺的岳掌柜。”
侯氏:“娘嘞,我可听说这当铺里什么东西都能收,有的一下都要好几百两呢,这能开当铺肯定很有钱吧。”
赵承启:“确实得很有钱才能开的起当铺。”
侯氏:“你们几个可不得了,居然认识那么厉害的人,人家居然还给你们送茶喝。”
月晴在旁边道:“可不是白送的,我们也常给人家送鱼吃,都是往来的人情。娘是不知道,我们这鱼,如今在镇上可受欢迎了,很多人都买不到,但像这四方当铺呀,柳家牙行呀、伏虎镖局呀、浅园这些地方我们都是主动给他们送上门。一来二去的也就熟悉了。”
侯氏听的头昏眼花:“这些都是些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