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丞表示赞同:“嗯,季大人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希望咱们别看走了眼。”
……
季宣和有些惆怅,他不讨厌喝酒,还有些喜欢,但那是自己随便喝喝,被人强迫喝又是另一回事了。以后像这次的洗尘宴这般应酬,当是难以避免,不喝酒都不行啊!还好,季宣和是西林县的最高官员,其他官员不会也不敢强迫他,不过偶尔起哄,闹腾着让他喝,想必也是会有的。
酒喝多了伤身,季宣和还不到大口喝酒的年龄,自是能避则避,这次是因着第一回正式和下属的官员见面,季宣和就没有推脱,算是给足了面子。
宴席总的说来真心不错,西林县特有的菜肴尽皆有之,只是季宣和在杨家埠住惯了,也更习惯那里的饮食,乍一面对满桌的肉食,有些不大适应。
西林县没有大河,只有支流小溪,鱼类贫乏,价格还贵,海产品更是难得一见。不光是季宣和,但凡是季家从康平县带过来的人,一时之间都有些不适应。
邵云辰让人带的都是海鲜干货,新鲜海产他们是想尝都没机会,而且不光是现在,至少未来三年内只能吃些海鲜干货,想吃新鲜的只能拿淡水鱼凑数。
可淡水鱼和海鲜能一样吗?味道差别何其大?季宣和一想起这个,就有些头疼。锦朝可不是末世,他是来享受生活,而不是来受罪的。季宣和哀叹,看样子他是过惯了好日子,只不过没海鲜而已,就让他不适应了,看来季宣和得真正体验一把什么叫由奢入俭难。
其实季宣和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看着饭桌上的菜肴,他才真正意识到,心里清楚和实际体验完全是两码事。季宣和还无所谓,他什么日子都过得,哀叹完自己少了一份口福之后,就接受了现实,最不适应的反倒是邵云辰。
下人们能吃饱,隔三岔五有肉吃,那就算是顶好的日子了,没的他们挑三拣四的。
季家下人待遇普遍比同等层次人家的下人好上一些,季宣和夫夫又不是那些拎不清的,能给予下人这样的待遇,自是下人一心为季家。不然,若是好吃懒做,更甚者有了二心之人,邵云辰早将他们打发走了,哪还会让他们留在季家?
尽管下人没有挑剔的权利,但不妨碍他们习惯了之前的饮食,一时间没能调整过来实属正常。
邵云辰作为主子,比起下人只能更甚,他就算在季宣和常生病那段时候,减少了肉食的供应,海产可是一点都没少。常年吃惯了海产,还是新鲜海产,邵云辰一时没能适应过来倒也属稀松平常之事。
有选择的情况下,季宣和夫夫都更喜欢吃新鲜的食物,不光是海产品,肉食蔬菜也一并如此。现下新鲜的海鲜是吃不到了,只能让邱伯买些淡水鱼冲抵一二。
现在还好,邵云辰带了大量海鲜干货过来,等以后吃完了,就得让人大老远送过来。这又是个麻烦事,杨家埠离西林县远着呢,来回一趟少说也得花上两个多月。
接风宴之后,邵云辰整理了一部分海鲜干货出来,分成几份,送到其他官员府上。海鲜干货在康平县城不值几个钱,在西林县可是稀罕货,平常很难见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正因为很少吃到,海鲜干货也不是人人都爱吃的。邵云辰没考虑这些,他带了许多,不送一些出去倒显得他家小气了。
季宣和作为夏县丞他们的上官,其他官员的夫人自不会让季家先送礼,在邵云辰出手前,就纷纷上门拜访,还附带了礼品。
邵云辰估算着各家送的礼,按礼的轻重给各家夫人送了回礼。回礼中不光有海鲜干货,还有一些京城时兴的小物件。
来西林县赴任前,邵云辰就考虑到了眼前的情况,和他外祖母大舅妈一起在康平县城采买了不少适用各家夫人小姐的小礼物。不然,他一个男人,哪用得上这些东西?
西林县大多数官员都是当地人,产业自是置办在当地。季家则不同,季宣和刚上任,除了银子和随声带来的行礼,那是什么都没有,连根青菜叶子都得在当地买。
季宣和不清楚西林县的具体情况,但他知道西林县和康平县纬度相仿,冬天蔬菜品种定多不到哪去,便让邵云辰带了不少菜干。他这个决定并没有白费,邱伯在菜市场上逛了逛,现在这个时节,能吃的蔬菜真心不多,除了土豆白菜还是土豆白菜。
豆腐豆芽之类不是没有,只是对于百姓们来说,这些也不是他们能常吃的,一般都是家里人馋了或来了客人,才会买上一些润一下嘴。
季家当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是能选的蔬菜就那么一些,邱伯也变不出花样来。反季蔬菜不是没有,邱伯将西林县市场和铺子都转了个遍,就见有一家在卖,只是那个价格,呵呵,比起康平县城还要贵上不少。
季宣和并没有仗着自己是知县,就强行向人索要钱财物品的癖好,该多少就多少。邱伯自是清楚自家主子的性子,对此他也只能认了,该多少就多少。好在季家主子不多,每天采买的量不大,也没多花多少。
有鉴于此,买田庄就率先跃入季宣和夫夫的眼帘。和在杨家埠不同,在西林县买田庄主要是为季家人提供吃食,并不需要有多大。能买到大庄子那自是最好,没有合适的,几十亩也能凑合。
苏知县离任前,将手头事物都处理了,季宣和接手后,一时间倒也无事。
西林县雨水少,海拔高,光照充足,只要不起风,都称得上是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