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一怔,「伯爷的志向……」
「问问就知晓了。」胡宗宪笑道。
二人去寻蒋庆之。
蒋庆之叼着烟,身后跟着两个护卫,悠哉悠哉的在尸骸之间溜达。
「伯爷。」胡宗宪行礼。
「长威伯。」张达拱手,然后问道:「此事有些冒昧。」
蒋庆之看了胡宗宪一眼,「说。」
张达乾笑着搓搓手,「若非长威伯出手,我老张尸骨早寒。长威伯救命之恩,我老张无以为报。此后,自然是唯长威伯之命是从。」
这是投效的话。
此战之前,虽然张达隐隐表达了些愿意同舟共济的意思,但并未这般赤果果的表达追随的意愿。
蒋庆之知晓,在自己没有展示出能独立竖旗的能力之前,张达这等大将,不可能会投效。
就如同以后的张居正,若非独掌权柄,连帝王都被其压制,戚继光等大将也不会向他表忠心。
「好罗嗦。」孙重楼嘟囔。
连孙重楼都看出了张达在铺垫,想说些什麽。
张达老脸一红,「我老张愿意跟随伯爷,不过……」,他看了一眼胡宗宪。
胡宗宪默然。
娘的,果然读书人的心都是黑的……张达没办法,硬着头皮说道:「不知伯爷此后要做些什麽。」
这话看似问蒋庆之以后的志向,实则是问这个小团伙以后的政治目标。
蒋庆之莞尔一笑,「这个问题,我一直在等着你等来问。」
张达笑道:「伯爷年少有为,陛下信重,此后定然青云直上。我等追随伯爷,不求别的,只求个安稳。」
呵呵!
蒋庆之笑了笑,「我的志向啊!」
他看向北方,「历朝历代,国祚最多三百馀。开国时强大,随后渐渐衰退,最后帝国斜阳。」
张达眨巴着眼睛,胡宗宪解释,「从前秦开始,中原王朝短命。」
「多谢。」张达说道。
这二人看着倒是默契,蒋庆之抖抖菸灰,「大明立国多年,能否打破这个规律?」
张达目视胡宗宪。
这是伯爷在考核咱们,该你了,老胡。
胡宗宪说道:「若论得国之正,大明冠绝历朝历代。当下的大明,看似风光,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北方有大敌,内部君臣不和……」
这位后来的名臣,此刻还有些稚嫩,看问题不够全面。
「国祚!」蒋庆之打断了他的话。
「我以为……大明怕是难以打破这个兴衰轮回的规律。」胡宗宪见张达瞠目结舌的模样,说道:「为官第一件事便是读史。以史为鉴。看看如今的大明,再对照史书中的王朝景象,就能推断出大明当下的局势如何。」
张达问道:「老胡,那大明当下的局势如何?」
胡宗宪看了蒋庆之一眼,蒋庆之摆摆手,示意他只管说。
嘉靖朝的风气渐渐开放,民间拿皇帝来开玩笑,尺度之大,后人也只能说一句牛笔。
胡宗宪说道:「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军队糜烂,官吏贪婪……」
蒋庆之吸了一口药烟,「大明当下,便如同帝国斜阳,看似辉煌,实则距离落山不远了。」
他说道:「而我此生的志向……」
张达和胡宗宪看向蒋庆之。
一个小团体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带头大哥的能力,更取决于政治目标。
能力,张达觉得蒋庆之不差,甚至令人惊艳。而且,他还是嘉靖帝的表弟,深受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