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前汉旧事吗?」徐渭看了胡宗宪一眼,心想蒋庆之难道认为大明会走前汉的老路?
「听。」胡宗宪一个字给他。
「各地士大夫和豪绅们坐拥无数钱粮,却不肯施舍一分,于是快饿死的流民扯起大旗,反了!」
蒋庆之想到了那位驿卒,「朝中本以为是疥癣之疾,谁知流民大军迅速席卷天下。而塞外异族也趁势不断进攻……」
「内外交迫,这是亡国景象!」
胡宗宪的眼光放到崇祯年间,大概也是数一数二的。
「异族大军兵临城下,重演前宋故事罢!」徐渭叹息。
蒋庆之讥诮的道:「是流民大军攻破了京城。」
「帝王南下,王朝迁都。」徐渭玩味的道,心想伯爷你这个套路史书上多了去。
「不。」蒋庆之眸色凛然,「流民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帝王令人敲响召集群臣的警钟,可无人入朝。」
亡国惨剧啊!
富城叹息。
「皇帝身边只剩下了一个内侍,他带着内侍爬到高处。」
蒋庆之想到了煤山,后世他看过图片,不打眼的的一个地方。
「皇帝自尽于一棵树上,留下遗言……」
蒋庆之想到了那位刚愎的崇祯帝,心头沉重。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小教场内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
「嘭!」
众人闻声看去,却是富城恨恨跺脚,声势骇人。
徐渭幽幽的道:「伯爷说的是大明吧?」
蒋庆之没回答他的问题,「当人口多到土地无法容纳时,当军队糜烂,成为私军时,当臣子蝇营狗苟,只知晓为自己划拉好处时,你等说说,谁能拯救这个王朝?」
「少爷,吃早饭了。」
沉重的气氛被打破了。
蒋庆之也饿了,去了饭堂。
胡宗宪和徐渭一起。
「伯爷说的是大明。」胡宗宪说道:「若是错了,我愿挖了这双眸子去。」
「就是大明。这是伯爷在按照历史先例来推演大明的国祚。」徐渭很感兴趣。
「武人尾大不掉是个问题。」
「此次在宣府,我见那些将领在军中颐指气使,底层将士宛若他们的奴隶,正如伯爷所说的那样,再这般下去,军队将沦为将门的私军。」
「家丁!」
「没错。」
二人相对一视,惺惺相惜。
徐渭说道:「军中只知将领,不知朝中,不知帝王。」
「伯爷慧眼如炬,看到了这个绝大的危机。可当如何化解?」
胡宗宪突然止步,「另外,伯爷说的异族大敌,指的是俺答!」
「俺答如今兵强马壮,九边官兵畏敌如虎。伯爷的推演……老胡,我方才仔细寻了一番,竟寻不到大的错处。」
徐渭暗自心惊。
「若是有中兴之主,兴许能挽回颓势。」
「可中兴之主在哪?」
……
天气乾燥,厨子做了汤面,浇头是红烧牛肉。
「牛肉炖烂了,滋味尽数在肉中。这味道太浓郁了些……咦!坚韧的面条混合进来,相得益彰啊!」
胡宗宪吃的慢条斯理。
徐渭叹道:「说实话,但凡吃过伯府的饭菜,怕是都不想走了。」
「喵!」
正在吃小鱼乾的多多不屑一顾。
吃完饭,洗把脸,多多爬上蒋庆之的肩膀。
「伯爷,陛下让你歇息两日,要不去庄上?」富城笑道「这个时节庄上正是有趣的时候。」
「我在想,陆炳在干什麽?」蒋庆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