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这头,乔梁和冯运明打完电话后,便又马不停蹄的给陈正刚打了过去,事情越早办了越好,免得夜長梦多。
陈正刚接到乔梁来电,接起电话就主动问道,“小乔,什么事?”
乔梁道,“陈書记,没打扰您吧?”
陈正刚笑答,“这会还好,再晚一点就要开始忙了。”
乔梁闻言道,“陈書记,那我就言简意赅说正事了,免得耽误您时间。”
陈正刚点头笑道,“你说。”
乔梁随即将有关林雄宝的事和陈正刚说了起来,陈正刚听完之后笑道,“小乔,林雄宝区区一个副厅,想要查办他还要通过我们督导组,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乔梁肃然道,“陈書记,这可不是杀鸡用牛刀,在您眼里,林雄宝不过是个副厅,但在我们地方,林雄宝这样的实权领导,想要查办他可没那么容易,若是不借你们督导组这杆大旗,想查办他是有很大难度的。”
听到乔梁这么说,陈正刚略一寻思,随即释然,如今他所处的层次不一样了,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不一样,林雄宝这个级别的干部在他眼里只能算是一只比较大的苍蝇,毕竟他如今查办的都是省部级要员,林雄宝这种归省里管辖的干部实在是入不了他的眼,但处在乔梁的位置,林雄宝这样的班子领导委实是不易撼动,想想也能理解,在地方的体制生态里,能走到林雄宝这个层级的干部,往往意味着在地方体制生态里有着不俗的背景关系,并不是轻易就能动得了的。
乔梁听陈正刚没说话,以为陈正刚是觉得他非要小题大做,赶紧又道,“陈書记,并非是我要杀鸡用牛刀,而是这事如果不借助你们督导组的旗号的话,确实不好办,不瞒您说,前两天因为市里边的某个案子隐隐牵扯到林雄宝,省纪律部门已经决定提级查办,但最终还是撤回了这个决定,因为关新民書记不同意,之前林雄宝能够担任市纪律部门一把手,是关新民書记点头拍板的,所以关新民書记难免会带有一些护短的心思,因此,不从你们督导组这借一柄尚方宝剑的话,案子怕是办不下去。”
听到乔梁提起关新民,陈正刚目光一闪,他和关新民在江东省有过短暂的一段共事经历,若是让他评价关新民的话,陈正刚心里的评价并不高,在他眼里,关新民没有一个省级大员该有的心胸和格局,尤其是关新民当时在对待安哲一事上,陈正刚就颇为看不起,当然,这跟眼前的事没有关系,陈正刚也不会当着乔梁的面去议论关新民这样的领导干部。
很快,陈正刚收回心神,问道,“小乔,那你打算怎么借这一柄尚方宝剑?你应该清楚,林雄宝是你们省里管理的干部,督导组若是直接干预调查的话,关新民同志往上面一反映,我们也会被动。”
乔梁道,“陈書记,我是这么想的,林雄宝这事,你们督导组以收到检举线索为由,将案子反馈给省里,交由省纪律部门负责查办,这样一来,案子依然是由省里查办,可以堵住某些人的嘴,而因为线索是由你们督导组反馈过来的,督导组后续又可以光明正大地跟进此事,有你们督导组的關注,我相信省里的个别领导就不敢过分插手干预,这样就可以给案子创造一个相对有利的调查环境。”
乔梁此时说的是个别领导,并没有直接点关新民的名,陈正刚听了心知肚明,笑道,“小乔,合着你是已经把办法都想好了,然后打电话来安排我落实执行是吧?”
乔梁听得直咧嘴,挠头笑道,“陈書记,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哪来的胆子安排您做事,您这话差点把我心脏病都吓出来了。”
陈正刚笑道,“你小乔的胆子大得很,能把你心脏病吓出来,我可是一点不信。“
乔梁道,“陈書记,真的,我现在心怦怦跳得厉害,被您刚刚那话吓得不轻。”
陈正刚笑道,“行了,你就别在这里跟我耍宝了,我要是不答应你,你会不会来京城跟我一哭二闹三上吊?”
乔梁忙道,“陈書记,那我可万万不敢,您若是不答应,我相信您肯定是有您的难处,我哪里好意思再让您为难,我乔梁不是那么不识抬举的人。”
陈正刚道,“得,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要是不答应,岂不是显得我不仗义,我可是把你小乔当成忘年交的。”
听到陈正刚这么说,乔梁心头一喜,陈正刚这意思是要答应此事了,而陈正刚嘴里说的忘年交三个字,更是让乔梁隐隐有些激动,陈正刚这是把他当成朋友一般看待,而不是以上下级的眼光来衡量两人的关系,这让乔梁感到兴奋,并不是谁都能收获陈正刚的友谊的,哪怕他已经有不俗的背景,但能被陈正刚当成忘年交,这何尝不是一种荣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是陈正刚对他为人处世的一种认可。
乔梁有片刻的走神,这时,对面的陈正刚说道,“小乔,现在督导组是于钧尧同志在负责,而且我在京城也走不开身,你看这样如何,我待会给于钧尧同志打个电话,把事情跟他交代一下,然后你直接去找他。”
乔梁闻言,忙不迭道,“陈書记,这样再好不过了,我也不敢劳烦您为了这事亲自跑一趟,您能亲自给于钧尧组長打电话,我就十分感谢了。”
陈正刚笑笑,“小乔,你跟我说谢谢就见外了。”
陈正刚说完,想起十分重要的一件事,赶紧问道,“小乔,你手头关于那林雄宝的违法证据靠谱吧?可别最后让我们督导组出了面,但又查无实据,那我们的脸面可就挂不住了。”
乔梁肃然道,“陈書记您放心,如果不靠谱,我是万万不敢找您的,我是个知道轻重的人,绝不会干出让您乃至督导组难堪的事来。”
陈正刚听了笑道,“靠谱就行,那我呆会就给钧尧同志打电话,你回头直接跟他联系就行。”
乔梁听陈正刚这会甚至没再追问他手里头的证据是什么,心下感动,因为他从陈正刚那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没再浪费时间,陈正刚道,“小乔,没别的事就先这样,我马上给钧尧同志打电话。”
乔梁点点头,“陈書记,那就麻烦您了。”
两人结束通话后,乔梁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几圈,既然陈正刚马上就会跟督导组的组長于钧尧交代此事,那他也不能拖,今天就得赶往省城东州一趟。
如此一想,乔梁果断做了决定,再次拿起手机给市局局長赵南波打了过去,电话接通,乔梁开门见山道,“南波同志,省纪律部门和督导组那边我都已经搞定了,考虑到牵涉林雄宝的证据是由你们市局那边得来的,你待会跟我去省城一趟,咱们去见督导组的于组長时,你可以当面跟他解释说明情况。”
赵南波听乔梁大清早就把事情都办利索了,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不仅佩服乔梁的办事效率之快,更是对乔梁的人脉关系感到震惊,别人可能很难办的事,到乔梁这里仿佛都变简单了。
短暂的失神后,赵南波立刻答道,“乔市長,我这边没问题,您看您准备啥时候出发,我随时配合您的时间。”
乔梁听了,抬手看了看时间,想了想,便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你从市局那坐车走,就不用过来跟我汇合了,免得市大院这边人多眼杂,被人看到了又要产生一些联想。”
赵南波道,“行,那我到了省城后再跟乔市長您联系。”
乔梁点头道,“嗯,到了再联系。”
挂掉电话,乔梁就让秘書周富焘去安排车子,并且将上午的工作都暂时推迟。
乔梁坐车前往省城东州的路上,此时,东州大学的書记办公室里,校長卫正阳一早上班就来到了書记洪乾这,两人谈论的,也恰恰是跟林山有关的事,确切的说,是东州大学到林山去办学的事。
到林山去建立分校区的事,洪乾和卫正阳对此并不怎么排斥,毕竟不需要学校出钱,由林山市自个出钱出地去负责新校区基建工程的建设,而他们只需要统筹师资安排,但却能凭此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何乐而不为?虽说东州大学在省内已经不需要靠这样的办法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但这样的事也不是坏事,洪乾和卫正阳都是乐见其成的,只是这一两天相继收到的来自东州市有关部门的暗示和阻力,洪乾和卫正阳对此事的态度不禁蒙上了一层阴影。
卫正阳这会来洪乾办公室就是讨论如何应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