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 一千零七十三章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第2页)

一千零七十三章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第2页)

如果由此而致使大辽祖业再也恢复不得,她们两人将来何以见列代大辽列祖列宗于地下?

听了他这杂七杂八地一通混说,萧太后和小郡主也给他说得满心疑惑起来。

契丹人向来有敬拜长生天与崇奉佛陀的传统,对天命玄学之说,向来深以为然,张梦阳用这种办法来劝说于她们,真可说是恰对其症了,比之摆事实讲道理地陈述俗世利害,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萧太后道:“依你说来,咱们整个冬天,都要在这里住下来了不成?”

张梦阳站起来道:“不错,这等冰天雪地的鬼天气,要是冒然远行的话,就算强撑着到了镇州,只怕也只剩下了半条性命了,还很有可能在半道儿上就一命呜呼了呢。

“那样一来,岂不与你相助大石起兵抗金的目的相违背了么?你想大石那么聪明的人,这天寒地冻的他岂会派兵远涉这茫茫雪原自己找死?

“说不定,这会儿的他和你的那些契丹儿郎们,跟咱仨人一样,也都躲在地洞里藏猫猫呢。咱们就算拼着九死一生赶到那里,也不过是跟着他们一块儿藏猫猫,不会带给他们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与其在他那里藏猫猫,咱们何必大老远挨冷受冻地跑他那里去?在这里藏猫猫不也一个样么?等再过两个月天气转暖了,能够在地面上练兵跑马了,咱们再赶到那里帮助于他,岂不是两得其便么?

“等到了春夏之交,这大草原上不冷不热的时候,新生的草丛也都长得有齐膝之深了,契丹人和汉人同胞们都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被压迫得无法忍受了,致使东南西北遍地揭竿而起,那时候你们再协助大石应天顺人,挥师南下,直捣黄龙,一举端了金人的老巢。

“届时,我们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尽了,金人又岂会是咱们的对手?大辽国若因此一战而复,你俩可就都是促使大辽国中兴的女中豪杰了。如此辉煌的前景在向你们招手,眼下只不过让你们在这洞里稳下心来待上两个月,你们都做不到么?”

张梦阳画出来的这张大饼,还真个把萧太后和小郡主两人说得怦然心动。

是啊,这么酷寒难忍的天气下,就算急匆匆地赶到了可敦城,又能替大石那家伙干成什么事呢?

说不定这漫天的大雪和彻夜的朔风,真的如梦阳所说的那样,是上天在向我夫妻三人示警呢,要借此磨练我们的坚忍和耐心,以利于将来干办大事。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谁能说这大草原上几百年难得一遇的暴雪和酷寒,不是上天要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空乏我身之手段呢?

如此一想,萧太后和小郡主两人便都觉得,老公刚才那一番就地安营扎寨,在此安稳过冬的提议也并非毫不可取。

张梦阳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暗暗地松了口气,对自己编排出来的那通说辞不由地暗自得意,偷偷地给自己点了一大赞:“没想到,我张梦阳也特么的变得这么能骗人了,怎么会这样呢!这…这不是小爷我的性格啊?”

其实,他之所以要跟随萧太后和小郡主一路北来,其目的就是要设法阻止她们前往镇州可敦城。

在接二连三的阻拦和劝导之后,并没有什么效果,他便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跟随她们一起前往镇州,看看耶律大石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届时再相机行事。

没曾想刚到了捕鱼儿海这儿,塞北的气候突变,不仅把这片天地变得难以想象地酷寒,还降下了一场又一场罕见的狂风暴雪,把这一带的所有草地,树木和山丘都给冰封了起来。

如此极端天气再加上萧太后和小郡主的接连病倒,给了张梦阳充足的借口要求暂停北上,就地安营扎寨以待冬去春来。待到天气转暖之时,再重新商议进止之计。

他的理由听上去玄之又玄而又冠冕堂皇,实则根本的目的还是要阻挠她们娘儿两个的北上大计而已。

既然她们想要北去镇州自己不愿意,而自己想要南回燕京她们也不答应,那倒不如索性来个妥协折中的意见,就地安家,哪儿也不去的好。

他相信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是一定有办法儿糊弄着她们跟自己一块儿打道回府的。

再说,这塞北的冬天说不定持续的时间比内地长得多,两个月之后未见得就能冬去春来,说不定得三个月甚至四个月方才能见到天气转暖的迹象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算不能说动她们跟我一起回去,只要能把她们拖在这儿,定在这儿,那我这个当老公的也算是赢了。我倒要看看,这一大一小两个美人儿究竟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