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的这些许朝颜也并不生气,接着她的话茬就开始:“对,我心黑我烂狗肺我让你烂在床上。要不?你出门左转让你的这位巧儿姑娘带着你去她家,想怎么躺就怎么躺,你这尊大佛咱家供奉不起了。你说是吧巧儿。”
张巧儿没有想到会把自己牵扯进来,有些僵硬的应了一声:“只要祖母愿意,随时都可以。”
她在心中盘算不会真要把人赶过去吧?她的回家谋算一番才行。如今这两人过去有些不合适。至少也得等她回去收拾一番才行。
孟秀枝指着她大声呵斥起来:“许氏,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敢忤逆长辈?一点规矩都不懂。以后九和是要做官的,就你这又丑又不懂规矩的样子,怎么能打理好他的院子?你如果还有脸的话,就自请下堂,省的以后让自己难堪。”
张巧儿站在一旁替孟祖母捏着肩膀,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假惺惺的开口:“姑母,千万别这样说。嗯许姐姐还是有几分能耐的,把铺子打理的井井有条,把孟哥哥照顾的也挺好的。就是子嗣缘淡薄而已。”
她原本也是听大娘说这张巧儿来了院子又同姑母出去,三人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她才打算回来瞅瞅,结果见三人在那里有说有笑的。桌子上摆了几盘糕点和瓜果。这些东西估摸着是张巧儿拿过来的她倒会讨巧卖乖。
算了,看见她们仨人就来气,只要没在家中作妖就好。又叮嘱了大娘几句,便又往铺子中走去。
等许朝颜走了之后,孟秀枝对着不远处的大娘唾弃了一口:“老不死的咸吃萝卜淡操心整天那么狗腿干嘛?自己年岁一大把了,也不怕遭报应。”
祖母也对着她一顿讥讽:“秀枝,你还没看清吗?她家早就遭了报应一个和离在家的女儿名声都坏透了,就他儿子还想考取功名娶媳妇。我看他这辈子都娶不上。就她家那小子想考取功名,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跟个二傻子一样黑不溜秋的。哪里像我大孙子天资聪颖一看就是做官的料子,以后说不定还能给我挣一个诰命夫人回来,馋死她们。”
大娘听见母女俩在那一唱一和,也懒得理会他们。自顾自走过去“哐”的一声就把门关起来,眼不见心不烦。
孟秀枝见人走了以后才有些担忧的问:“娘,你说那许氏不会找九和去告状吧?如今,我们吃住都还得倚仗他们。我俩要不要收敛一些?尤其是你这性子该收收。”
她想起许朝颜临走时意味深长的看她那一眼,她心中有些惧怕,毕竟她做下那等见不得光的事情,真有几分惧怕他们现在就赶人。
碍于张巧儿在场祖母也没有怎么火,只是白了自家女儿一眼而已。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她许氏顶了天也是我孟家孙媳妇如今我大儿子一家三口生死不明。什么事情还得靠我做主,我看这许氏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得找个机会让九和休了她才是。许氏屁股又小,一看就是不会生养。”
说完之后,一脸亲热的拉着张巧儿的手:“还是我们巧丫头温柔贤惠又懂得照顾人,你们两人又有青梅竹马的情谊才是九和的良配。”
张巧儿被她这样一说,一张脸羞的通红。拿出帕子捂着脸一脸羞答答还带着一丝落寞:“祖母,又打趣人家。孟哥哥如今夫妻二人感情甚好,我怎么能横插一脚呢?再说我还是一个寡妇。人们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恐让孟哥哥遭人非议。”
其实她心里乐得巴不得祖母棒打鸳鸯。她当初与孟九和定亲时,孟家在红庙村也是家境殷实,她那时候也犹豫过最终还是看在她俊秀的脸上按耐了下来,后来孟家日子清苦了一些,孟九和连个童生都不是,后来年岁渐长家里一直也没有主动提及婚事,一直拖着,后来父母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让她退婚另嫁他人。
让她一直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供他读书,她肯定不愿意拿自己的青春做赌注。
她赌不起虽说孟家温饱不愁但地里总有干不完的活。一年到头也就裁那一两身衣裳。
镇上那些姑娘擦脂抹粉的她老羡慕了,她长的也不差,后来爹娘说给她找了一个条件远比孟家好几倍的人家。她也只犹豫了一瞬间之后,立马就应了下来。
原本她们一直在观望说是等孟九和秀中秀才之后便可以出嫁。后来她看见远房表姐嫁到镇上给人做妾之后吃穿不愁,她再也忍不住了。
孟秀枝拉着她的手一脸心疼的样子:“巧儿别说了,我知道这些年委屈你爹娘你找的那个病秧子让你嫁过去就守活寡。也是我们孟家对不住你,早知道我就让大哥他们早些提亲娶你过门,也不至于让你受这般苦楚。”
祖母也在一旁一脸痛心疾的样子:“都怪我那大儿子不识抬举。当初非得说男子应当以事业为重,非得让九和中了秀才再说娶妻生子这回事,谁知道便宜了那许氏。”
其实这件事情孟秀枝确实是知道内情的,张家那边一直拖着不松口,原本大哥家日子过的可以。自从她爹去世娘亲也时常病病痛痛的家中日子开始辛苦起来,张家便有意无意疏远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们甚至提出退婚,并不是像娘说的非要中了秀才才娶妻生子。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张巧儿用帕子掩面嘤嘤的哭起来:“都是巧儿没福分,做不成您孙媳妇当初要不是爹娘贪图那聘礼说不定我早就是孟家人,同孟哥哥在一起了您老重孙也抱上了,早就四世同堂了。天意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