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盆兰花。虽然还没有到开花的季节,看起来已经长得很不错了。小家伙也有些好奇,它们开出来的话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天,康熙在无逸斋检查皇子们的功课。又说起了春种的事情。
几位皇子当中,只有四阿哥能与皇父讨论这个话题。这一年多来,他看了不少关于农耕的书籍,从选种,到犁地再到播种……每一个缓环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康熙对此颇为满意。
最后,康熙还把外面那一大片田地交给了四阿哥,让他带着人自由发挥,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皇父再来验收成果。
大阿哥听得心不在焉,他性子比较急躁,又没什么耐心。最近沉迷于兵书不可自拔,时刻关注准噶尔的动向,巴不得大清跟他们打一仗,好让自己能够一展才华。
三阿哥对种田一事也无甚兴趣,还是做做文章,解一道数学题让他更有成就感。
几个小的自不必说,好不容易投胎生在了帝王家,谁还愿意去种田啊?
可是胤祐愿意。这天下午,四阿哥正在和身边的人商讨,土壤的湿度,虫害以及插秧的间距等问题时,就看到他弟弟拎了个小木桶从远处走来。
走进了,小家伙笑盈盈的和哥哥打了个招呼:“我是来给你帮忙的哟。”
四阿哥问他:“你下午不用练剑吗?”
胤祐说:“早上已经练过了。”
四阿哥又问:“不用读书吗?”
小家伙摇摇头:“我都能记
住,不用再读了。”
四阿哥看了一眼他拎着的小木桶,里面空空如也。
他问弟弟:“为什么拎了个木桶过来?”
小家伙眨了眨眼睛:“浇水呀,种地不用浇水吗?”
“……”
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心想:“帮忙,你是来帮倒忙的吧。”
不过有弟弟陪在身边,周围鸟语花香,湖面上站立着两只仙鹤,远处山峦叠翠,再这样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干活儿也是一种享受。
他让小家伙先在旁边玩一会儿,自己接着和身旁几人交谈。
等谈完之后,转过身来,小家伙已经脱掉鞋袜,挽起裤脚,露出白嫩嫩的小脚丫,坐在田埂上晃啊晃,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
“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嘀哩哩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哩哩哩……”
这哪里是来下地干活儿的,这分明是来春游的!
胤祐见哥哥谈完话,立刻去拉他的袖子:“咱们可以开始了吗?”
四阿哥也与他并排坐在田埂上,一边脱掉鞋袜,一边问道:“田里有老鼠,你怕不怕?”
小家伙挺起胸膛:“有蛇我都不怕!”
于是,兄弟俩就下到田里开始插秧。
胤祐虽然比去年高了不少,但仍然是个孩子,刚一踩下去,水田就没过了他的小腿,让他举步维艰。
不过小家伙并不在意,先抓了一把秧苗,学着哥哥的样子,一根一根插进泥土里,等他把手里的插完就没了动静。
不知道过
了多久,四阿哥忽然回过头来,就看到小家伙半蹲下来,两只手伸进泥土里,不断摸着什么。
“小七,小七?”
胤祐撅起嘴,发出“嘘”的一声。整个人蹲在那里摸了半天,忽然双手往下一按,随即整个人从田里站了起来,兴奋的大喊道:“木桶,木桶给我拿过来,快!”
站在田埂上的赵诚赶紧拎着木桶给他递过去。四阿哥趁着弟弟把手里的东西往里扔的时候才看清,他抓了一条黄鳝。
“……”
黄鳝被胤祐丢在了木桶里,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盛赞赵诚:“你的方法果然有用,先把洞堵上,再把旁边的土挖开,他就无路可逃啦!”
四阿哥:“……”
果然,说什么是来帮忙干活的,原来就是想抓黄鳝。
胤祐确实是想抓黄鳝,去年他就抓了一根,不过当时没练过功夫,也没什么经验,这东西滑不溜秋的,一下子就从手里溜走了。
今年来之前,他还专程向赵诚讨教了一番。赵诚进宫以前也是要帮着父母干农活儿的,家里穷,孩子又多,吃不上好的,就自己在田里抓黄鳝生火烤着吃。
他说起这个的时候,脸上还一副回味无穷的表情,说烤黄鳝是他小时候吃过最美味的东西。
这么一说,胤祐也想尝尝,这才拎了个木桶过来,说是要帮着哥哥种田,其实就是跑来觅食。
没过一会儿,他又抓了只青蛙,刚扔进桶里青蛙就跳了出
来,钻进田里不见了。
胤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