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离奇融化的死刑犯并不是被关在最上层的,反而是被关在最下层的?”
苏清和在那名刑部郎中和牢头的一起陪同下朝着中间层的尽头走去,还没等真正的走到尽头,便听完了牢头的解释,不由皱眉开口问道。
这刑部的大牢虽然建在地下,可牢房整体上却是由青砖垒砌而成。
四周的墙面上覆满了各种霉斑和抓挠的痕迹,浑浊的空气中则散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通向尽头的甬道狭窄如蛇腹一般,仅能容的下两人并肩走过。
转角处的火把映照出了扭曲的黑影,左右两边用来关押犯人的牢监则采用的双层生铁栅栏结构。
栅栏的铁条粗如小儿臂膀,别说关押的只是一群普通犯人了,就算是修士,若没有丙等以上的境界,照样不可能从这里逃走。
除了用于关押犯人的牢监以外,这一层还有特设的水牢和行刑室,里面散的腐臭味道扑面而来、令人闻之欲呕。
甬道两边的牢监大小不一,关押的犯人数量也各不相同。
有的牢监仅仅丈许大小,却能挤下二十余名犯人。
里面用稻草铺成的所谓“床榻“,早就板结成块,墙角的陶罐里盛满着各种浑浊的浆水。
犯人们一个个表情麻木,眼神呆滞,哪怕苏清和一行人走过,都没几个人抬头注视。
有的牢监只有三尺见方,唯一的好处是里面会单独关押犯人。
然而那名被单独关押的犯人似乎情况不太好,仿佛正处于昏迷的状态,有老鼠在明目张胆的啃食着他的脚趾……
“没错,离奇融化的那名死刑犯是太原王氏的人,所以尽管被判了死刑,也经过了刑部、都察院以及大理寺的审查,却依旧不会被关到死监之中,而是按照惯例,要关到最下层,等待来自于皇帝陛下的最终核准。”
牢头谦卑的解释道。
林青璇跟在苏清和的身后,对于左右两边牢监内所呈现的画面倒是没什么触动。
毕竟,镇妖卫的牢房里关押的那些妖魔,境遇可远比刑部大牢里的这些犯人们惨多了。
在这方面上,林青璇是见过大世面的,不可能因为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恶劣而动容。
“太原王氏的人?什么时候被判的死刑?”
苏清和随口继续问道。
一行人此时已经走到了中间层的尽头,牢头一边拿着钥匙打开尽头处通往下一层的大铁门,一边回答道:“去年就被刑部判了。不过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复审拖了几个月,直到当今陛下登基之后,这才由当今陛下给出了最终的核准批示。”
“恩?当今陛下登基时,没有大赦天下吗?”
苏清和扬眉问道。
刑部那位陪同的郎中开口解释道:“没有,当今陛下在登基时听到过类似的提议,主要是以往新皇登基时,基本都会用大赦天下的方式来彰显新皇的仁德。
可咱们这位新登基的女皇陛下认为大赦天下是不对的,特别是那些被判了死刑的犯人,他们之所以被判死刑、并通过最终核准,都是确定了有必死的理由。
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登基就大赦天下,把他们全都放出来,那受害者们的公平谁来保证?于是陛下决定,只赦免那些小偷小摸,死刑犯一律正常执行。”
听着刑部郎中的解释,苏清和面露了然之色。
说实话,他对于吴璃的这个决定是颇为赞同的。
皇帝登基后若是真想要表现自身的仁德,那能够采取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
大赦天下着实称得上是其中最没有道理、也最令人不解的一种。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包括在前一世里,苏清和同样完全不能接受西方白左的那些神奇脑回路。
为了确保人权,于是不能有死刑?
为了难民不受歧视,于是被难民开火车之后,在清楚的听到难民说阿拉伯语的情况下,报警时却谎称案犯说的是德语?
甚至事件曝光后,被开火车的白左还要给难民一封公开信,主动对难民群体表示歉意。
声称最让她伤心的是她被开火车这件事,使得难民们遭到了更多的种族歧视……
在苏清和看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圣母’了,这纯粹是被洗脑到了三观彻底扭曲的程度了。
不过赞同归赞同,在刑部郎中和牢头的陪同下抵达了最下面那层牢房时,苏清和隐隐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之处。
即便暂时没有什么证据,仅仅是出于直觉上的判断,苏清和却依旧认为,他这一次估摸着是要白跑一趟了……
最下面这层牢房的居住环境确实和中间层有着天壤之别。
每一间牢房都是单人单间,给犯人准备的床铺并非用稻草随意铺成的,而是专门垒好的土炕。
甚至牢房里设置有专门的桌案和座椅,桌案上摆放有可供照明的蜡烛。
有些牢房内放置了不少书籍,以便供犯人在闲极无聊时翻阅、打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能看得出来,有人在这些牢房里及时的负责打扫,地面相当干净的同时,就连用于出恭的陶罐都毫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