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推开门,他看到了家里来的“客人”。
一对母女。
江宴承的表情十分难看,他显然已经猜到了什么。
自从母亲去世后,不断有人给江国北介绍女朋友,江国北都以江宴承年龄还小拒绝了。
江宴承对此从未发表过意见,因为江国北的表现是他心里所想的,所以他并不愿虚伪地鼓励江国北去开启第二春。
毕竟在每个孩子心中,父母都是真爱。
江宴承换下鞋,招呼也没打就进了卧室。
那个小女孩从他进门就盯着他看,到他关门还在看。
江宴承忽然觉得心里很烦,想了一路的数学大题,此刻无论如何都记不起来了。
自此之后,黄英母女就在家里住了下来。
江宴承以为她们只是短暂借住,直到某天姑妈做客,与黄英交谈时,被他听到了。
那时的黄英正在厨房做饭,姑妈站在厨房门口问她和国北领证了吗?
黄英说:“还没呢。”
姑妈笑了笑,说:“我弟是个好人,你跟了他,比跟你之前的好。”
黄英没说话。
姑妈又说:“尽早把证领了,就是很好的一家人。”
江宴承顿时感觉一阵寒凉。
然后,他也没听了,转身离开。
江国北从没说过类似于再不娶妻之类的话,但行为却给了江宴承这种错觉。
江宴承记得母亲刚去世时,就有人上门给江国北说亲,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那时的他以为,一辈子就和父亲这样过下去了。
没什么不好,他一定会尽孝,不会让江国北失望。
如今看来,失望的是他。
江宴承上初中二年级,他几乎每天放学时都能见到黄英来接黄熙雨。
黄英骑一辆电动车,黄熙雨坐在后座。有次碰见他了,问他要不要一起,她让黄熙雨蹲在前面。
江宴承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黄英竟然还冲他笑,他立刻转身回家。
没想到晚上江国北敲响了他的房门,他那会儿有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父亲的敲门与他拒绝继母接送有关。
果不其然他的预感是对的,但江国北没有训他。
他一直以为父亲会因此训他。
他说他不想和黄英说话。
江国北只道:“那样不礼貌,该打招呼还是要打的,我不希望我的家庭不和睦。”
江宴承坚持说:“真的不想。”
江国北又道:“熙雨每天都会叫我江叔叔。”
江宴承道:“她是她,我是我。”
江国北坚持:“黄阿姨很想和你好好相处。”
江宴承转过身,低垂着眸:“爸,我要写作业。”
他以背影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成年人和中学生思想的鸿沟宛若东非大裂谷,想要填平代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