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重生明末:朕,朱元璋再创大明盛世! > 第1036章(第1页)

第1036章(第1页)

第1036章

晨曦的微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紫禁城那威严的宫殿金顶上,却未能驱散弥漫在朝堂内的阴霾。因李国桢和张国纪在盛京疑似投降之举,乾清宫里诸人吵得不可开交。

“此等行径,实乃叛国大罪!”

“李国桢、张国纪身为大明臣子,皇亲国戚,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却背主求荣,向那多尔衮摇尾乞怜,真乃我大明之耻辱!”

那人说着话胡须都跟着在颤抖,手中的笏板也因愤怒而微微晃动,“想我大明,自太祖立国以来,历两百余载,向来尊崇忠义,如今竟出此等不忠不义之人,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大人此言差矣!”

黄宗羲闻言当即站了出来,出声反驳道:“李、张二位大人在朝多年,其忠心我等皆有目共睹。如今身处盛京那般绝境,或许其中另有隐情,未必就是真心投降。”

“我以为,当查明真相,再做定夺,切不可仅凭传言便妄下定论,冤枉了忠良。”

这一番话,如同在热油锅里投入了一滴水,瞬间引爆了朝堂。

“哼!查明真相?他们都已向多尔衮表态,这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莫要再为他们开脱了,此二人已沦为大清的走狗,罪无可恕!”

“大人如此笃定,莫非是亲耳听到二位大人说出叛国之言?”

“如今局势错综复杂,多尔衮阴险狡诈,说不定是他故意设局,离间我大明君臣。”

“你这是强词夺理!他们若真是忠心,为何不宁死不屈?为何要向多尔衮示好?”

黄宗羲声音冷到了极致,一脸嘲讽道:“宁死不屈固然可敬,但在特殊情境下,为求更大的利益而委曲求全,亦不失为一种策略。”

“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得复国雪耻。我等怎可轻易否定二位大人的用心?”

“此乃朝堂之事,岂能用古事随意类比?如今清军即将挥军南下,他们此举无疑是动摇军心,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大明?”

“我看你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基本的判断!”

旁边的黄宗炎闻声,也忍不住拔高声音道:“若只因一时之气,便错杀忠臣,那才是真正的自毁长城!”

这时,一直沉默着的倪元璐忽然出声,“诸位且静一静。老夫以为,此事确需慎重。”

“李国桢和张国纪皆非浅薄之人,他们若真有降清之意,当考虑到身后之名节。”

“然老夫也不得不疑,毕竟他们与多尔衮有所接触,且传出那般言语。或许可派人暗中查探,探得他们真实意图,再行处置。”

“倪大人所言虽有几分道理,可如今兵荒马乱,派人查探谈何容易?”

随着倪元璐的话音落下,当即又有人接话道:“且若他们真是叛徒,此举岂不是打草惊蛇?不如直接将其家眷控制起来,逼他们就范。”

刚刚回京的李明睿闻言,当即凝眉,“如此行事,岂不寒了天下忠臣之心?若他们本无降意,此举反倒将他们逼上绝路,逼得他们真的投了大清。”

“那依你之见,便放任不管?”

“非也。可先对其家眷加以保护,同时,由陛下修书一封,晓之以大义,探其真心。”

“哼!这等文绉绉的法子,能有何用?”

“。。。。。。”

众人为此吵闹不休,丘瑜思索再三后遂朝前一步恭敬向天子行礼。

“陛下,如今我朝正是剿灭流寇的重要时机,即便三海关有平西王,居庸关有阎大人,但也不可贸然与建奴交手。因而臣认为可遣人前往盛京,一来阻止多尔衮南下,二来寻机会救人。”

“可笑!”

“可多尔衮会如你所愿吗?他怕是会利用使者,探我大明虚实!”

“你这是在为叛徒开脱!他们都已经向多尔衮表态,难道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莫要被他们蒙蔽了双眼,此二人已沦为大清的走狗,罪该万死!”

“。。。。。。”

众人再度吵了起来,许多人则纷纷将矛头指向了黄宗羲等人。

支持严惩李国桢和张国纪的,认为他们的是对大明的公然背叛,必须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而另一方则坚信其中必有蹊跷,主张先调查清楚,不可盲目定罪。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言辞交锋如同锋利的刀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