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等王承恩领命而去后,朱元检站在御书房中望着窗外的宫墙与天空,心中思虑万千。
河南之地历经战乱,如今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百姓们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若想让这大明的根基稳固,河南必须尽快恢复生机。
思索之下,他转身看向申湛然。
“申卿,你代咱下旨给沈维炳和党崇雅他们,命他们务必尽快安抚河南百姓,将朝廷还田于民、田地买卖租赁的事推行,好早日让河南恢复生机。”
“臣遵旨。”
等旨意拟好,朱元检看过后盖上玉玺,便有太监领了旨意,快马加鞭送往洛阳去了。
处理完河南之事,朱元检的眉头却依旧没有舒展开来,他踱步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了蓟州。
蓟州,本是军事要地,可近些年来,却是屡屡发生兵变之事,着实让他忧心不已。
如今边防不稳,外敌虎视眈眈,蓟州的局势必须尽快安定下来。
“申卿,你觉得朝堂上谁领兵去蓟州驻守合适?”
见他忽然提到蓟州,申湛然有片刻的茫然,而后立刻拱手。
“回禀陛下,臣。。。。。。臣一时想不到。”
朱元检闻言却并未生气,摆了摆手后眯眼道:“你觉得卢象观如何?”
卢象观?
申湛然略微迟疑了下,当即应声道:“陛下英明。”
“卢象观熟悉军事,又有他兄长的威名在,的确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朱元检微微点头,“那就先这样定。等他入京后细细细细考校一番,再决定。”
可他们二人这一番谈话,不知怎的竟传了出去,一时间引得朝中各部官员议论纷纷。
文渊阁内,此时已然炸开了锅。
“陛下这是认真的吗?怎么会忽然想到让卢象观去蓟州?”
“那蓟州兵变可不是小事,几次三番下来那里的军心已然混乱,卢象升虽说是名将,可也不能保证他弟弟就有那能耐啊。万一再出什么乱子,可如何是好?”
“是啊,蓟州那地方,军饷一直是个大问题。崇祯元年的时候袁崇焕还曾奏表军饷之事,可见那时候就已经有隐患了。如今再派人去,若是军饷还是供应不上,恐怕依旧难以平定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大多都是对这一决策持怀疑态度,都觉得此举太过冒险,担心会让蓟州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各位。”
一直沉默着的李明睿有些停不下了去,面色沉沉开了口。
“你们只看到了蓟州兵变的表象,却未曾深思背后的缘由。”
“卢象升将军在世时,对蓟州的防务何等上心,其治军严谨,所率之军皆是精锐。如今派其弟前往,正是看重他卢家的传承与声望。况且,天子如今重视蓟州驻兵,那是高瞻远瞩之举。若蓟州不稳,外敌一旦长驱直入,我大明的半壁江山都将陷入战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