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重生明末:朕,朱元璋再创大明盛世! > 第1143章(第1页)

第1143章(第1页)

第1143章

“正是如此,当年袁崇焕奏表军饷之事,那只是当时诸多问题中的一环。”

旁边的倪元璐也紧跟着出声,眼中多了丝怪责,“可如今情况不同了,陛下若已下定决心整顿蓟州,必然会在军饷等各方面给予支持。我们身为臣子不应只在这里质疑,而应齐心协力,为蓟州之事出谋划策才是。”

他们二人这一番话有理有据,当场便以事实驳斥了那些质疑的声音,可还是有不少官员心中存疑,双方各执一词,在文渊阁内吵得不可开交。

而此时的朱元检并不知晓文渊阁内这番激烈的争论,他正在御书房内与进宫的蒋德璟议事。

“陛下,臣有一人要与陛下引荐。”

蒋德璟向朱元检行了礼后,恭声道:“先前陛下提及意欲觅得良医,协同太医院众位大人商议疫病治疗之法,臣忽而想到先前在陕西治疗过瘟疫的吴有性。”

“此人医术精湛,对疫病颇有研究,此时正在著书《伤寒杂论》,书中所记载的防治疫病之法很是独到。臣觉得陛下可下旨让吴有性进宫,与诸位太医仔细商讨此事,助他完成著作,也能让各地医者有所借鉴,救治更多的百姓。”

朱元检听了心中一动,当下便觉得这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赶忙说道:“哦?竟有如此良医,爱卿此举甚好,咱这便下旨,命人去请吴有性进宫。”

“疫病无情,若能找到有效的防治之法,那可是造福万民之举啊。”

蒋德璟见天子认可,心中也是一喜,说道:“陛下圣明。”

“臣相信吴有性进宫后定能为我大明的疫病防治贡献力量。如今内忧外患不断,百姓的安康更是重中之重,若能减少疫病带来的伤害,也算是为大明的安稳添一份助力了。”

朱元检微微点头,感慨道:“是啊,咱每日忧心这天下之事,只恨不能分身乏术。”

“这蓟州的军务、河南的民生,还有这疫病的防治,桩桩件件都需咱用心去谋划。只盼着众爱卿能与咱齐心协力,共度这艰难之时啊。”

蒋德璟赶忙跪地,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明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检上前扶起蒋德璟,说道:“爱卿快快请起。只是这蓟州之事,咱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不知那卢象升的弟弟究竟能否担此重任啊。”

蒋德璟思忖片刻,说道:“陛下,卢象升将军的威名臣等皆知,其弟想必也不会差。”

“不过,陛下可在其入京之后,让朝中几位熟知军事的大臣一同考校一番,也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对于蓟州的军饷、物资等方面,也需提前筹备妥当,如此一来方能让其更好地去整顿蓟州军务。”

朱元检听完点了点头,“爱卿所言极是,咱会安排妥当的。”

在另一边,文渊阁内的争论还在继续,那些支持天子决策的官员和持怀疑态度的官员,谁也不肯让步,争吵声甚至引来了不少其他殿阁的官员在门外围观。

“这蓟州之事本就棘手,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也正常,只是这般争吵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若是传到陛下耳中,恐怕还会怪罪下来呢。”

而那些正在争吵的官员们,却已然顾不上这些了,他们一心想着要让自己的观点被众人认可,都觉得自己才是为了大明的江山考虑,气氛越发地紧张起来。

“诸位同僚,大家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是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陛下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身为臣子,此时更应该想想如何去协助陛下落实此事,而不是在这里争个高下。”

“蓟州兵变的问题由来已久,若想彻底解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军饷、军心、将领的选派等等,都是关键所在。卢象升将军的弟弟是否能胜任,我们且看后续的安排,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准备好相应的支持,让其能顺利前往蓟州开展整顿。”

随着倪元璐这番话音落下,吵闹声瞬间戛然而止。

众人纷纷朝他看了过来,眼里多了几分疑惑,但很快似是想明白了什么,纷纷朝着倪元璐和李明睿等人微微躬身行礼,而后便也各自忙去了。

京师这边又有了大动作,而去了山海关的王永吉上了份关于山海边总兵高第的奏疏给朱元检后,便连夜策马奔赴皮岛,去跟郑芝龙交代天子的另一桩安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