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随着他这番话音落下,东暖阁里瞬间陷入了寂静。
众人神色各有不同,但从他们的神情中很明显看得出来是赞同张煌言的。
许久,倪元璐微微颔首。
“这话倒也是真。”
“臣观郑森也是如此,他的性子确实需要打磨。”
方岳贡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张煌言见天子没有斥责他心中稍安,但又担心自己的话会给二人造成不良影响,急忙又躬身行礼,声音恳切道:“陛下,这只是臣个人看法。”
“夏完淳和郑森都是可造之材,还请陛下能酌情重用。假以时日他们必能为陛下、为我大明立下不世之功。”
朱元检目光深邃,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半晌才摆了摆手。
“朕心中有数。”
“朕让你等一同前去,便是希望你们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用人之道,在于扬长避短。他们二人的优缺点,朕自会权衡。”
张煌言听后,心中敬佩不已,再次躬身。
“陛下圣明。此次蜀地之行,臣不仅对两位同僚有所观察,对当下局势也有一些想法,斗胆向陛下进言。”
朱元检目光一亮,坐直了身子,说道:“但说无妨,朕正想听你见解。”
张煌言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军事上,前线与建奴对峙,需稳定军心,严明军纪。臣建议定期犒赏将士,提升士气,同时加强军事训练,尤其是火器的运用。”
“蜀地作战时,臣发现部分将士对火器操作生疏,若能提升火器战术,或可在战场上取得更大优势。”
朱元检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点头。
“火器一事,朕会责令兵部尽快安排训练。”
张煌言接着说:“在民生方面,蜀地百姓虽经赈灾稍有缓和,但根基未稳。全国受灾之地众多,可推行江南的水利政策,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如此来年粮食有望增产,百姓生活也能安定。另外,各地流民安置,需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以便管理与救助。”
听到他提到兴修水利等事,众人脸上顿时都多了笑意。
朱元检也是满脸笑容,指着张煌言道:“瞧瞧,都说这年轻人脑子活泛,主意多。你们看他这提议不就跟太子的想法一样?”
“咱们以后也得跟这些年轻人多聊聊,指不定还真能给大明找出一条光明大道。”
倪元璐等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点头应是。
张煌言万没料到太子竟已有此提议,忙躬身道:“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草民。。。。。。”
“没事。”
朱元检连连摆手,心情显然很好。
“你也很不错。”
“你继续说。”
张煌言见他如此,便也连忙道:“陛下,人才选拔至关重要。如今局势艰难,需广纳贤才,不仅要从科举中选拔,还可在民间寻访有一技之长之人,充实朝堂与军队。”
朱元检点了点头,笑着应声道:“这件事先前那次科举已经在办,后续若百姓间有你这样的人才,朕也会酌情破格录用。”
“你心系国家,所提建议皆是良策。”
张煌言再次跪地:“陛下谬赞,草民愧不敢担。”
朱元检看着张煌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你此次立下大功。朕问你,你想要个什么官?”
张煌言闻言心中一阵激动,但很快便镇定下来,诚恳地说道:“陛下,草民所求并非官职。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百姓困苦,草民只愿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若陛下信得过,草民愿前往最需要的地方,无论何处草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检听后,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好!好一个张煌言!”
“不慕名利,一心为国为民,我大明儿郎就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