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章
张煌言、郑森、夏完淳等人在太监的引领下,步入了宏伟庄严的宫殿。
殿内,朱元检高坐于龙椅之上,倪元璐、方岳贡等一众官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
“草民张煌言、郑森、夏完淳,拜见陛下!”
三人整齐跪地,声音洪亮。
朱元检目光温和地扫过他们,说道:“起来吧。”
说完这话后,他这才又道:“此番蜀地之行,情况如何细细道来。”
张煌言向前一步,神色恭敬,条理清晰地回禀道:“陛下,此次前往蜀地,我等协同忠州侯快速平定张献忠之乱。赈灾方面,开仓放粮,设置粥棚安抚流民,虽仍有诸多艰难,但已让不少百姓得以存活。当地局势如今已渐趋稳定。”
朱元检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果然是有些不本事。”
“此次你们不负朕望,于蜀地立下大功,实乃我大明之栋梁。”
这时,朱元检话锋一转,微笑道:“还记得你们三人离京时,朕曾说等你们建功立业,便免除当初偷盗大印之事。如今你们不仅完成使命还立下战功,那事朕自然不会再追究。”
三人闻言忙俯身行礼,齐声高呼。
“草民谢陛下隆恩!”
朱元检摆了摆手,神色郑重:“此乃你们应得的。况且,你们此次英勇作战,助忠州侯快速平定张献忠之乱,这是大功,不可不奖赏。”
“来人,传朕旨意,犒赏三位爱卿,还有随他们前去的那五千人马,皆按功行赏!”
“谢陛下!”
众人齐声谢恩,声音响彻宫殿。
郑森此时按捺不住心中的热血,上前一步急切地道:“陛下,如今建奴虎视眈眈,前线战事正紧,臣愿领军前往与建奴决一死!”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下,不止让朱元检有些发懵,其他人也愣住了。
张煌言顿时皱眉,抬头时就见天子眼底也快速闪过一抹厉色,心道不妙。
“陛下。”
就在这时,倪元璐却先一步出了声。
他笑着看向郑森,不住点头道:“陛下当真是慧眼识珠,这三位小将勇气可嘉,又如此的忠君爱国,将来必能助陛下开疆拓土,成为大明栋梁!”
方岳贡等人闻声瞬间也反应了过来,当即出声附和。
朱元检眯了眯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却又摇了摇头。
“郑森,你这份勇气可嘉。但此事不急,朕自有安排。”
说罢,他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王大伴,送郑森和夏完淳先出宫,去朕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府邸休息,一路劳顿,让他们好生安顿。”
“遵旨。”
王承恩恭敬领命。
郑森本还想说什么,但见王承恩已朝他们走了过来,夏完淳更是悄然拽了下他的衣袖,他满腹疑惑却也只能领命退下。
待他们二人离去,殿内只剩下朱元检、张煌言以及倪元璐、方岳贡等几位重臣。
朱元检目光直直地看向张煌言,开门见山地问道:“此番你与郑森、夏完淳一同经历诸多,你对他们二人有何看法?”
张煌言微微一怔,似是没想到天子会问这个问题。
良久,他思索一番忽而抬头道:“陛下,不知您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朱元检闻言眉头微挑,不由得失笑道:“朕贵为天子,虽是假话听着顺耳,但真话却能让人清醒。你但说无妨。”
张煌言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夏完淳心思缜密,才学出众,且心怀家国,一路上为赈灾和平乱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他年纪尚轻,在阅历上稍有欠缺,还需多加历练。”
朱元检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至于郑森。。。。。。其英勇无畏,作战时冲锋在前,气势非凡,实有大将之风。但。。。。。。”
张煌言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接着说道:“他性子过于直爽,有时行事莽撞欠缺深思熟虑。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若不是有旁人提醒,恐会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