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他负手而立,缓缓道:“科举取士,固然重要,但治国安邦,富民强桂,仅仅依靠经义文章是不够的。农桑水利、工商算学、行军布阵、舆图地理,皆是经世致用之学问!”
“本王之前查抄赵、李两家,得了不少藏书,其中不乏此类书籍。待清点整理完毕,本王会挑选一部分,送到书局来,供大家阅览。”
刘文清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躬身:“王爷英明!此举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此一来,启文书局才真正名副其实,能为广西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朱梓摆了摆手:“这只是其一。其二,本王打算扩大书局规模,不仅要收集书籍,还要刻印书籍!尤其是那些通俗易懂的农技、医方、蒙学读物,要让更多的人能读得起书,看得懂书。”
“刻印书籍?”刘文清有些惊讶,“王爷,这。。。。。。耗费巨大啊!无论是雇佣刻工,还是购买纸墨,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朱梓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钱粮之事,本王自有办法解决。查抄所得,加上本王后续的投入,足够支撑书局的初期运营。你只需将书局管理好,将那些真正有用的书籍挑选出来,组织人手校对即可。”
他拍了拍刘文清的肩膀:“刘管事,启文书局,本王寄予厚望。它不仅是读书人求学之所,更应是开启民智、传播新知、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个担子,你要给本王挑起来!”
刘文清感受到朱梓话语中的决心和信任,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铿锵有力:“王爷放心!草民定不负王爷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朱梓满意地点点头,“去忙吧,本王也该回府了。”
离开启文书局,走离开启文书局,走在返回潭王府的路上,朱梓的心情颇为不错。启文书局的景象,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神,以及刘文清的热忱,都让他看到了希望。
“开启民智,任重道远啊。”朱梓心中暗忖。仅仅提供一个读书的地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引导什么样的风气。他要的,绝不仅仅是培养出一些只会引经据典的酸腐文人。
随从们默默地跟在身后,街道两旁的百姓看到潭王的仪仗,依旧是恭敬地避让。但与之前纯粹的敬畏不同,似乎多了一些别的意味,或许是方才在书局门口看到王爷与学子亲切交谈的缘故。
“王爷,是直接回府吗?”一名随从低声问道。
朱梓脚步未停,目光扫过街边那些忙碌的身影,思索着桂林府乃至整个广西的未来蓝图,沉声道:“回府。”
水泥路要修,矿要开,书局要办,人才要培养。。。。。。千头万绪,都需要他一步步去推动落实。岜沙寨和黑岩峒的石料问题解决了,周全也派出去了,接下来,就是全力推进水泥工坊的生产和道路的规划勘测了。
回到潭王府,朱梓刚踏入书房,便有侍从上前禀报:“王爷,张同知求见,已在外厅等候多时。”
“哦?让他进来。”朱梓放下手中的事务,走到主位坐下。
很快,穿着一身官服的张启年快步走了进来,神色间带着几分急切,拱手行礼:“下官参见王爷!”
“张同知不必多礼,坐。”朱梓抬手示意,“看你神色匆忙,可是有要事?”
张启年依言坐下,却未放松,立刻禀报道:“王爷,正是。下官今日接到几处县衙的急报,言及。。。。。。府城周边部分地区,近来出现了粮价异常波动的迹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