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三十七章 诛仙镇(第4页)

第五百三十七章 诛仙镇(第4页)

南方的军队,只能在南方打仗。

例如沿海抗倭,广东平乱民,打安南,打缅甸,前后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军作战。

除非有难以解决的敌人,才会调动全国的精兵。

例如辽东萨尔浒之战。

大量南方的精兵,千里迢迢行军到东北,第一时间寻机与蛮族决战,因为耽搁不起。

为了减少客军长途运粮的消耗,促使本地兵与客兵联合,对敌战决。

否则呆的越久,对本地越不利。

因为只靠一地,是供应不起大军作战的,而十馀万大军以及无数的民夫,内地运粮到东北,大周积弊众多,同样承担不起。

所以。

年前的形势,本应该供应给忠顺王大军的军粮,犹如胡椒撒面般,供应给了十馀万南方军。

原本为三万兵,和运送粮食的民夫准备的粮食,是够他们吃的。

但是不够十馀万兵和民夫的吃食。

最后的结果就是忠顺王军中无粮吃,十馀万护卫京畿的南方军也没粮食可以吃。

大家都吃不饱肚子。

后果就是部分南方兵一哄而散,部分南方兵看见形势不对,退了回去,还有部分南方兵从民间抢粮。

这个怪谁呢。

真不好说。

怪南方兵?总不能说饿死自己吧?

北方的流民,为了不饿死,起义反抗朝廷,南方的兵也是老百姓,同样不愿意眼睁睁饿死。

怪朝廷?

朝廷也很无辜。

金江军作乱,难道因为没有准备,就不调兵护卫京畿,眼看着亡国不做任何动作?

怪金江军?

金江军真没有造反。

这就叫做天时。

按照古人的说法,又称之为国运。

忠顺王是急死的。

三万带出来的精兵,压着十馀万的乱军打。

民军终归是民军,总体上还是战备稀缺,不如

忠顺王从辽西军,三大营挑选出的精兵。

只要再给忠顺王两个月。

任你是龙在前,还是田永命,都得死在他手里。

上天向他开了个玩笑。

部下们不愿意打,忠顺王不敢告诉他们实情。

缺粮。

先从友军缺起。

刘明先,李坚等将领,先是通报了一番,过了几日在次向忠顺王告急。

内忧外患,忠顺王要求继续攻击朱仙镇。

拿下朱仙镇就放粮。

人们还以为是忠顺王对他们前番态度不满,无可奈何督促军队重新攻城。

但现在朱仙镇的数万流民军,是上千万流民中最硬的骨头。

要打败他们,那就要杀死他们。

哪怕官兵火器厉害,朱仙镇城墙残品不堪,坍塌无数,可攻城中,还是杀敌一千自损六百。

一日又一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