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赴辽东,如今一晃十八载,至今三十六岁有余。
十年平蛮族,光复辽左。
七年开拓。
又准备了年余,开始转向国内。
无论理由多么高尚,实际上已然开始争霸天下,为入主中原而动战争。
和秦可卿不知不觉间,做了十五六年的夫妻,最大的孩子也已经十四岁,再过两年就可以上战场。
“我听到丫鬟们说,你最近心情不太好。”
唐清安笑了笑。
“倒也不是心情不好。”
“那就是别动事情。”
秦可卿满脸肯定。
“还是你了解我。”
是的。
唐清安的确有些感到迷茫,对未来的恐惧。
不过他没办法说。
脑海里的那些东西,等于是世界的未来。
人文风情。
大周还无法接受。
他能做到的,就是趁自己活着的时候,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域。
并且开放风气,鼓励人们对外界的探索。
但是呢。
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自己死后,新的天下,会走向后方。
从来没有一套管理体系可以使用百年,甚至几十年就开始不符合时代的展。
前明朱元章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虽然有些弊端,总体上还是符合当时明初的国情。
怕的就是一直不变。
社会不停的展,哪怕是农业社会,虽然展缓慢,却也需要调整以应对。
历史称之为变法或者改革。
越是文明展的高度,越是需要大量的调整。
自我进化。
能做到这种程度的文明,那将是立于不败之地。
唐清安现在的迷茫,就是来自于该如何治理国家。
不是制造点科技就可以的。
新学。
能配得上日异月新的生产力吗。
林如海支持的新学,唐清安不敢肯定。
但是比起大周的道学,必然是更加进步的。
不过和常人的思想不同。
先进不一定能胜利。
例如希腊文明,不也是被野蛮打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隔了上千年之久,才被法国重新挖掘出来,所谓的文艺复兴。
例如宋朝。
宋朝的科技无异于是中华文明之巅,不也一样被野蛮消灭。
在整个文明科技史中。
不提国内的观点,国外同样也是如此认为,宋朝才是那个时代,世界科技文明的代表。
见夫君没有解释,秦可卿也没有追问。
既然他不说,就是不方便告诉自己,于是安静的坐在夫君身侧,两人又像回到了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