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心底叹息。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被俘。
上至魏皇,中到魏婴,下到朝臣乃至百姓,都将河西大败的罪责都推到了他身上。
便是他想建功,也没人愿意相信。
魏惠子之所以用城池换他回来,似乎不是惦念他有功于魏国,而是不想被人诟病薄恩寡义,更不想承担河西大败的责任……
面对群臣目光,王景只当没看到。
群臣十分鄙夷。
这种败军之将,竟还有面目站在朝堂之上。
换了他们,或自刎于阵前,或主动请辞,总好过厚颜站在朝堂上,空享俸禄。
群臣中,魏婴轻咳一声,“诸位,既要伐韩,本王愿意亲自带兵。
但如陈大人所说,需得找到出兵的理由,
否则列国干涉,难免纠缠不休。”
群臣思维终于被强行拉回,再次议论开来。
“就以韩国得国不正,韩智子言而无信,害古晋被瓜分……”
此人还未说完,群臣纷纷看傻子一样看他。
说韩国得国不正,他们魏国又能好到哪里去?
韩赵魏三家分晋时,他们可都是在晋国的“尸体”上得了好处才立的国。
老二笑话老三?
“不若提出拿叶城跟韩国换阳城,小城换大城,他们必定不同意,届时我大魏便有了出兵理由。”
“不可,此理由太过牵强。”
“……”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始终没个定论。
魏惠子刚开始还满是期待,听着听着就不由皱眉。
这么多人,竟没一个人想出合适理由的!
“孙爱卿,是你提出伐韩的,可有妙策让我大魏能顺理成章地伐韩?”
“回,回陛下,微臣正在想。”
“宇文爱卿,你是当朝大学士,我大魏第三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可有妙策?”
“这……微臣惭愧。”
“史爱卿,你通读经史,当知典故……你也想不到?”魏惠子冷哼,满面怒容“既然诸位都想不出好法子,那就退朝好好想吧。
想得出,我大魏出兵伐韩。
想不出,就看着乾、赵、齐坐大,将来出兵灭魏。
朕做个亡国之君,尔等做个亡国之臣!”
说了这些,他犹觉得不解气,怒声道,“我大魏号称人杰地灵,中原腹心,竟无一人想出出兵之策!
许良一个还未加冠的黄口小儿,不过大乾一未开化的蛮夷,却能想出救国出兵之计。
尔等难道不羞愧吗?”
群臣赶忙低头,不愿在人前出丑。
魏婴皱眉。
魏皇言辞虽难听,却是事实。
“诸位大人,”魏婴看向文臣之属,“平日里抨击、攻讦同僚,不是很会捏罪名吗?
如今本王愿意亲自带兵伐韩,让你们找个理由都找不到?”
魏惠子似被提醒,高声道:“是啊,朕当时决议换回王景将军,你们左一个通敌卖国,右一个大魏之耻……”
王景深吸一口气,做了某种决定,拱手出列,“陛下,微臣或有一计,可让我大魏名正言顺地伐韩!”
“嗯?”
所有人再次把目光投向王景。
魏惠子满眼狐疑,“王爱卿有何计?”
王景压下心底种种纷杂情绪,仔细回想某人暗中来信给的建议,拱手作恭敬状,“陛下可派一使臣出使韩国。
陛下赐其盟书、通商协定、使节等物,以示我大魏与其交好之意……”
群臣错愕不已。
王景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