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对刘皇后干预朝中大事不满的臣子们狠狠揪住了这次小辫子,疏于管教懈怠内政的帽子扣下来刘娥也有些受不住,就差没指责她牝鸡司晨阴谋颠覆赵家江山了。
作为近卫,请罪的折子还是要上的,只是和后宫之主比起来,周平这等小虾米根本入不了文人们的眼,倒是赵允让,特地找人带了口信,秘密询问这出戏是不是由周平一手导演的。
赵允让有理由这么怀疑,他的出行安排因为此事而耽搁下来,没道理堂弟受了伤还不忧心探望晚几天走的。
张狐狸也有相同的怀疑:“小皇子没事怎么会到树上去?”潜含义是:不会是你故意将他带到树上推下来的吧?
周平装作没有听出他话里的试探,半真半假道:“你没见过他上树的样子,爬得挺溜的。”当然,教了他轻功以后更溜了……
“怎么没见你在报告中提过?”张环继续逼问。
“让他再被罚抄书到三更?”周平反问,气势不输于张环。
张环语塞,上一回小皇子被罚就是因为他贪嘴摘了园子里的桃子吃,张环原本是当作趣事上报的,不想反害了那小孩。心中愧疚,也就没了再追问的劲头,他只警告地看了周平一眼:“别玩过火。”
“我向来很有分寸。”
周平错开原本与张环相交的视线,张环见他眼眸里一片晦涩,不知道他又在谋划些什么,还是放不下心。
“你妹妹都快满月了,还不肯回家看看?”
周平顿觉头痛,想要推脱,转念又想到这是与小王爷见面的绝佳机会,而且,与家里人闹僵了也不好,于是就答应。
张环见事情已了,拍拍屁股走人,留周平继续在暗处站岗。
听着刘后严厉的斥责声,周平的良心不是没有挣扎过,他可以说是培养了那个错误还眼睁睁看着小皇子犯错却不制止的混蛋。
惯着别人的小错等到小错变成大错并从中渔利的人最是可恶,周平十分赞同,他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好人。
愧疚也好自责也罢,周平并不后悔自己坐视不管的决定,如果时间从来一遍,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从小到大,他从未如此渴望过某件东西、或者留住某个人。
不希望赵允让离开的心情强烈得超过了任何道德的约束和自身利益的顾虑。
周平不能保证这种情绪会不会愈演愈烈,也不知道它又会持续多久,只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随着分别时刻的逼近,周平吃惊地发现了自己居然产生了不惜一切手段推小王爷上位的疯狂念头,他甚至连毒害皇子的计划都做好了。
这样的举动无异于饮鸩止渴,然而周平已经做好了觉悟——貌似人的一生中总有某段时间理智的活动能力会受到抑制——无论任何,他都不希望小王爷离开。
周家千金的满月酒宴办得十分热闹,凡是递了请柬的基本都到了,连王相都差人送了贺礼。
就以当时武人的地位而言,周家也算是显贵了。
大宋是官员调动最为频繁的朝代,像周平这样在一职位呆了七八年的少之又少,除了朝中不能轻易动弹的股肱之臣,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恐怕只有皇帝最信任的近侍了。
带刀侍卫的品阶很小,但在前任皇储的太傅宫女纷纷落马时却独秀一枝屹立不倒连任新皇储的近卫,与此同时还能和旧主子维持亲密关系的,这样的侍卫是无品的。
周平才不管他人作何感想,听见来人的通报,抢在他爹之前出去迎接。
“爷可来晚了?”不等小瓶子说话,赵允让就自罚了三杯,激起一片叫好声。
“喝太急没人送你回去。”周平言不由衷,看到赵允让微红的脸颊,眼睛眯了眯。
赵允让笑得儒雅,说着只有两人才听得懂的话:“这又不是什么大补药酒……”
周平努力追捕并抓住其中隐含的旧情,众目睽睽之下暗通款曲带来的刺激远胜过直白的甜言蜜语。
这时,老爹闻讯过来了,规规矩矩向王爷行礼,一点也怕扫了别人的兴致。
赵允让也习惯了,微微后侧,躲开正面以示对长辈的恭敬:“周老师无需多礼,客随主便,今天的主角可是令嫒。”
周密的心情与真宗应该是相似的,他这个年纪,应该可以抱孙子了。如今老来得女,家庭美满,事业有成,除了那个儿子的未来没什么着落以外,可以说是事事顺心。
父子间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常见面,但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变淡。
周密很清楚,自己得以回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官家对已故雍王的情分。当年雍王自知不久于人世,利用职权将周平安排在小王爷身边,此等托孤之举应受官家理解照顾才是。可周平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小小年纪就有大人们都做不到的沉稳果决,每件差事,他都办得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不给别人留下任何把柄。
周密自诩其他父亲都养不出这样的儿子来,但这种骄傲里,也带着种种担忧。
皇权变故之后,官家定然不会将周平放在小王爷身边,无论是出于安全还是惜才的考虑,雍王爷的遗愿怕是难了,而周密,作为一朝臣子,总不能撺掇自己儿子违抗皇命吧?
若有若无地,周密在情感上,总会偏向小王爷。宴会上他自己一人兜了大多数宾客喝酒,给周平打了一个眼色,让他陪着小王爷叙旧。
所以才说,父子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多出来的小娘和妹妹变淡。
“你就想这么拖下去么?”赵允让直接跳过了试探的部分,板着一张脸兴师问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