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虽未松手,但防守明显薄了。
其实他们也怕我们借势反扑豫东,但他们更怕南方战场崩盘。”
“根据地集体已经形成共识。”他顿了顿,续道,“趁这个机会,我们就该把线织密,把点推远,把面撑开。
特别是从鲁省到湘赣一线,一旦我们能在这片区域建立起有效的联络和物资中转站,
等下一次反攻开始,我们豫东这边就能成为制约敌军调动的关键。”
徐铁柱眼中掠过一丝狠劲,“不错,虽然现在不少人都在唱衰,说仗迟早打不动了,各方人马心思不齐,
纷纷投效南都伪政府……可我们不信。”
他说的我们,是协约党。
说着,他从军装内侧摸出一个小布套,犹豫了一下,终于轻轻放在桌面上。
“这是你托我带的,”徐铁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在根据地可排了半个月的号才拿到的。”
包国维一怔,眼睛里顿时露出孩童般的喜色,像是一个小孩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礼物。
他伸出双手郑重其事地接过那本布包,动作极慢,生怕蹭坏了什么。
布包里,是一本被旧油纸裹得紧实的书。他小心揭开封层,那本薄薄的线装书终于露出封面,
虽然边角有些许磨损,却依旧清晰写着几个繁体字——
《论持久战》!
他指腹轻轻摩挲着封面,呼吸仿佛都慢了半拍。
终于见到真章了,这本震惊了中日高层的着作!
不仅同盟政府的情报处第一时间获取开始研读,
甚至传言渝城的中央研究局专门召开小型会议,研究这本书提出的战术逻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据传就连议长本人,也曾在书房里整整读了一天一夜。
日方也在这本着作表后第一时间了解关注,
华北方面军吃尽了游击队的苦头,尤其是自豫东战事结束之后,
协约党控制的游击队飞展,几乎在日军据点之间织成了一张斜刺密网。
日方为了对抗,专门根据这本书制定出一本新的作战手册:《对支那游击战条令》。
有针对性的提出一条战术命令:“游击部队应按敌之进退择机行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毕竟日军也现,对付游击战最好的做法就是游击战。
“谢了兄弟!”,包国维小心翼翼地将书包好,然后放在自己的左手侧。
徐铁柱看他这副模样,不由哑然失笑,端起茶盏晃了晃,打趣道:
“平日里跺跺脚就能震动整个豫东的包长官,居然也有怕蹭坏封皮的时候?”
包国维嘴角一扬,拍了拍书脊,“书不是怕蹭坏,是怕错过——这本书,我是真的打算细细研读。”
“行吧,读书人。”
徐铁柱眨了眨眼,忽然凑近些,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你翻开看看,扉页那边。”
“扉页?”
包国维一怔,将书轻轻打开,指尖翻到扉页的那一瞬间,手指像是顿在了半空。
只见那页之上,墨迹未干,笔走龙蛇地写着一段字:
“君所行之举,乃顺势而为,更逆流而上。时局未定,而曙光可期;群魔乱舞,然正气犹存。
愿与君共勉:星火燎原,道阻且长。”
字锋遒劲中带着一股沉稳之气,仿佛每一笔都携着山河大势。包国维看着这行字,手掌竟微微颤。
他下意识地往下看着署名——
空气似乎在那一刻凝滞了。
包国维怔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他喃喃,眼睛微微睁大,呼吸都慢了半拍,“是……这真是……”
“嗯。”
徐铁柱轻轻点头,眼神认真而又坦然。
“是他亲笔写的。”
喜欢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