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寡妇门前是非多 > 2 | 01(第1页)

2 | 01(第1页)

2|01

【西门梁颂大官人驾到统统闪开】

奉天城近日阴雨连绵,没个晴天,潮湿闷热,教人透不过气,浑身不舒服。

赵家大院内某间不起眼的破屋里水声淅淅沥沥地响,一盏朦胧的紫檀珐琅六方宫灯亮在两人头顶上,只给彼此留下个模糊的样子。

秋见怜眼眶发红要落不落的泪珠积在眼里打圈,他借那点亮堂,反复浸湿丶拧干那块手巾给赵现山擦身子。他无法接受所爱之人将离自己而去的既定事实,却又不能为其分担病痛,只能眼睁睁瞧着赵现山日渐虚弱,变得骨瘦嶙峋。

赵现山无奈地浅笑两声,他艰难地擡手揩去眼前人双目中若隐若现的泪花子,指尖扫过秋见怜的睫毛有些痒意。他声音沙哑,犹如残破风箱,两侧的浆纸全然成了破碎片般哄道:“又哭。”

赵现山未说还好,一说秋见怜眼底的泪便更彻底地从眼眶中涌落下来。秋见怜薄唇抿直,好像日落时的一线天,他强忍着不哭出声,手上为赵现山擦身的动作不止。

赵现山是赵老爷的外甥,明面上是他娘嫁给寿仁堂的老板,但更确切地讲,是他爹入赘到赵家来的。

寿仁堂是奉天城里的百年老字号,门口嵌着一块“始于康熙年间”的地砖,据说他家中曾在康熙在位时做过太医令,但是真是假亦不可知。

可惜赵现山他娘生他前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将这“隐疾”瞒着他爹嫁了,所以赵现山打娘胎里孕育之时就带着不治之症。

早前西洋那边有“灵药”传入,咸丰皇帝特赐名“益寿如意膏”,如意膏在大清风靡,号称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却正是现如今害人匪浅的鸦片,多少人抽得倾家荡産,却也食髓知味。

寿仁堂受这邪药挤压,几十年来颇有下颓之势,到他爹手里彻底断了传承,赵现山之父冒祖宗之大不敬,将寿仁堂兑给了洋人,开起了西医馆,卖起洋药来。

赵现山自家没落,一家十几口人死的死,散的散。

赵老爷给自己的亲外甥接回本家养着,却也不给什麽好药善养。据说皆因赵老爷跟他妹妹情深似海,而寿仁堂那个对她却不算好,不过嫁到他家两年新娘子就病死了,哪个做兄弟的能不恨?但说到底赵现山还是自家的孩子,遂将他从小巷子老破屋接回了本家。

好笑的是,赵现山他爹一生抵制福寿膏,可他赵家的嫡系本家——赵老爷赵国璋却是卖福寿膏起家的。

面对只进气不出气的,早已病入膏肓的赵现山早,院里的下人都不大愿意来伺候,赵现山本人也不在意,由着他们,不肯强人所难。

只是赵现山有个小女儿,旁人都以为是他跟外室的,殊不知这孩子是秋见怜亲生的丫头。眼下这孩子寄在老太太膝下养着,不愁吃穿不说,山珍海味丶鼎铛玉石也常有,不用再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秋见怜是个双,是个不男不女的畸形,整个世上除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就只有赵现山对他好。

赵现山瞧秋见怜眼泪越掉越多,心又何尝不痛。他将人搂在怀里像哄孩子似的抱着,给人拍背顺气,嘴上喃喃:“哭够了就睡吧,我陪着你。”

秋见怜瞧着赵现山不成人的模样,心里有万千把钝刀子在割,不禁扑在他身上恸哭连连,他趴在赵现山心口处,直至濡湿了男人胸前那小片衣襟,又拿赵现山衣襟当帕子使,攥的皱皱巴巴。

赵现山摸着秋见怜头发,再捧起这人沾满泪的脸轻声说:“你之前还说要养小狸奴,你瞧,咱们家不是早有了一只爱哭鼻子的小花猫吗。”

赵现山没什麽精神头,方才下人送来绿豆银耳羹,说是三伏天解暑的,可这羹汤却没煮熟,秋见怜只尝了一口就倒了。厨房日日送那些流食来给赵现山吃,他本就咽不下吃食,眼下更甚,深夜时常感到胃部灼热疼痛,可他怕惊扰好不容易睡着的秋见怜,总是强忍着,将自己折磨的整夜难熬。

赵现山生性温吞,眸色温润如水,素来不爱争抢,他不为自己气息奄奄的性命担忧,倒更怨恨自己连累了秋见怜。

夫妻二载秋见怜亦知他心中所想,他抽噎着去亲赵现山微凉的唇,湿咸泪落在两人唇中间,又叫赵现山卷如唇齿中。赵现山嘴唇苍白无血色,秋见怜日日给他喂水,若是喝不下就沾些到他唇上,不算太干燥。

两人亲昵了一会儿,秋见怜那双狐狸眼睛泪蒙蒙,倒是更有一番风韵,不似风花雪月,更像江畔春水。

他抱着赵现山的脖颈哭了好一会儿,哭累了索性撒娇似的趴在人身上睡着了。

赵现山则侧搂着他,拍背动作不停,瞧秋见怜肿的像核桃似的眼睛,轻声哄慰着:“睡醒了就好了。”

与此同时,赵梁颂从上海坐轮船回奉天来,他同青帮谈成好大单生意,在十里洋场玩了好几日才归,给各房姨太太都带了些小东西。

赵家为他摆宴接风,天已经黑透了,这灯笼给院儿里照的火红,吵嚷声惹醒了这对苦命鸳鸯。

春萍笑盈盈的端着礼物盒子,里头装着一只镶珍珠的西洋腕表。她说,二少爷从上海回来了,这是特意带回来送小少奶奶的洋东西,见面礼。

府上下人都管秋见怜叫小少奶奶,不过听起来好听些,里子都是一样的,他们大多数对秋见怜毫无敬意,甚至当他是上门摇尾乞怜的破落户,专门上赵家打秋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