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访问本站。“什么奇怪的事。只是生住在河岸的人家吗。”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毛病又犯了。
罗伯特见我追问。继续笑道:“那些奇怪的事情。其实在圭亚那很多临河的人家都曾经生过。一般晚饭时分。家里的盘子。碗。锅等厨具就会叮叮当当响起。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丢丢失一些食物。第二天查看时。门窗都好好的根本沒有人进入的痕迹。可地上却有湿漉漉的小孩脚印。一开始人们都很害怕。后來人们才现。炊具乱响也只是一通。丢一点食物什么的。从沒听说过有人因为这个受伤。所以大家就都不在意这些。”
罗伯特听完。我心想。还以为是啥奇怪的事儿呢。这不是国内说的闹邪啊。大骂两句都能吓跑的怪物作崇。看來还是一个时常沒饭吃的怪物。有时甚至都不是啥怪物。纯粹是人为恶作剧。我们的老家也曾经流传着一个说法。在别人家门口放上一种河边长的草。它如果断了会有白色的汁液流出。开白色的小花后。家里的盘子和碗晚上会自己碎掉。
想不到圭亚那居然也有这玩意儿。不同的是闹邪不会丢东西的。少食物又怎么解释。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事。如果遇到一次。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啥东西。夜幕降临。蚊子。沙蝇和不知名的小飞虫开始肆虐的往火堆上。人身上扑。特里拿出几朵面包树开的干花。在火堆上点燃后分别插在四周。
一股类似大麻一样的气味冒出。这是圭亚那民间常用的驱蚊材料。燃烧时间很长。驱蚊效果也不错。有时我到那边的林子里钓鱼时都会带一些。它可比蚊香管用多了。而且这东西几乎随处可以弄到。
圭亚那农村基本上家家院子里都种面包树。木瓜。椰子这些树木。每到面包树开花结果时。人们就会采集一些干花蕊存起來备用。在那些中国百货批商还沒在圭亚那开展生意之前。人们都用这玩意驱蚊。毕竟以前像圭亚那曾经的最大的中国饭店附属开设的中国货小市里卖的蚊香。不是一般农村家庭可以买到的。当然。现在的圭亚那。中国百货早已经泛滥成灾。
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特里招呼大家早些休息。明天还要赶路。我们绑好各自的吊床。巴萨往火堆上放了一大段枯木。大家伴着四周的虫鸣兽叫沉沉睡去。
清晨。天刚蒙蒙亮。猕猴此起彼伏的叫声将我唤醒。我在吊床上伸了个懒腰。往下一看。熊熊的篝火又燃起了。罗伯特和特里坐在火堆旁用小炉子煮着早茶。火堆上架着一只平底锅。巴萨正在那做早饭。煎咸肉的香味弥漫四周。
我爬起來在皮卡车后边拉的水箱里擦了一把脸。忽然现我们的车旁边多了一辆黑色的本田越野车。车旁靠着一个大概四五十岁带着墨镜的中国人。车里还坐着一个扎着马尾的中国女孩。看年纪也就二十岁左右。
我奇怪他们是什么时候到的。那个戴墨镜的中国人冲我点点头微笑道:“早上好。”一口纯正的东部英语口音。我应道:“早上好。你们什么时候到的。”圭亚那有很多中国人与当地人的混血儿。你看到的中国人。未必就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有些人从父辈甚至祖父辈开始就不会说汉语了。
一般來说。圭亚那的华裔都穿着当地时髦的衣服。走路也是不紧不慢。从国内到圭亚那的中国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的商人和援外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穿得比较整洁。衬衣。西裤。皮鞋。大多数都是国内带來的。行为举止比较稳重。
还有一类是当地餐馆的人。他们穿的大多数都是当地买的衣物。看起來并不合身。而且绝大多数人都穿拖鞋。你如果看到一个提着好几个方便袋。走路飞快。穿着有点大的t恤和短裤。脚踏拖鞋或者穿着皱皱巴巴的白衬衣。西装裤。配拖鞋的中国人。他八成是在这开餐馆的。
刚开始的时候圭亚那人对中国人还是很尊敬的。因为是一个中国人领导他们独立。到后來。他们慢慢地现涌入圭亚那的中国人不再像以前的那样彬彬有礼。在市场上也不再是绅士一般买东西。而是大呼小叫如吵架一般讨价还价。他们会为了几块十几块圭币跟人唠叨半天。而且声音高亢引人注目。更有甚者指指点点取笑当地人的肤色和风俗。正是因为这些恶行直接导致中国人在圭亚那的信誉度急剧下降。
我刚到圭亚那时。有一次去乔治敦的路上。居然看到前面车斗上的几个黑人在冲我们做着打人的手势。我天朝的国民们啊。你们教的可真全面。这么生僻的地域性手势都让老外学了去。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时同行的人问我为什么那几个黑人对我们做那种手势。那是什么意思。我无话可说。给他解释只会为给当地人与华人的矛盾多增加一份怨恨。我只能含糊其辞地说不太清楚。
因此。这次看到这个戴着墨镜的中国人。我也不是确定他到底是不是从国内來的同胞。还是当地的华裔。听他用來打招呼的还是纯正的圭亚那东部口音的英语。我确定他是那种久居圭亚那的华裔。
他回答道:“昨天半夜我们就到这里。也看到你们立在那里的警告牌。谢谢你们。否则以我们当时的车非掉下去不可。”
我又问道:“你们也是去马蒂亚的吗。我们可以一起走啊。特里叔叔说还有一条路可以绕过去。”
墨镜点头笑道:“是的。刚才特里先生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准备跟你们一起走那条路。我也是第一次來到这里。幸好遇到你们。要不麻烦可大了。”他是一个健谈的人。我很高兴在这里遇到一个跟我同样肤色的人。虽然他不会说汉语。但是遇到同类毕竟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这时。巴萨招呼大家吃早饭。墨镜和车里的姑娘也和我们一块吃。
那女孩跳下车后我才看清她的全貌。一米六七的个子。身材匀称。扎着一条马尾。穿着紧身的黑色t恤和黑色牛仔裤。一双黑色的运动鞋。衬着她白皙的脸庞。清爽干练中透着一股英气。
“大家早上好。”她的声音清脆。同样纯正东部英语口音的。如果路上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陪着。倒也不寂寞。那墨镜不知道跟她是啥关系。他们两人到马蒂亚干啥。巴萨将一块夹着煎肉的面包塞到我手里小声道:“这两个人挺奇怪。你看他们的车顶。这样的车子太少见了。”这时我才注意到。他们车顶上有一个圆圆的帽子衣样的车载卫星天线。在当时的圭亚那确实很少见。我们在考维敦见过的从林子里出來的车都是拉着长长的短波电台天线。还沒见过用卫星天线的。由于巴萨曾经在加拿大的一个金矿探测队工作过。所以认识这种天线。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一边想一边看着特里跟他们有说有笑聊天。吃过早饭。大家收拾好东西上路。特里的车在前面开路。墨镜紧跟着。皮卡车和尼克跟后。路上。特里告诉我们。那****人也要去库鲁邦上游。说去考察木材资源。他们打算到马蒂亚后租直升机进去。也许我们在里面会遇到他们。我还是对那****人心存疑惑。考察木材就两人深入莽莽雨林。胆子也太大了吧。
中午时我们到达一片椰林。特里停下车说休息一下。这条路实在颠簸得很厉害。到处坑坑洼洼。我在后排被颠得想吐。來到这里。红土路不见了。变成满是鹅卵石的小路。宽度也就刚好容纳一辆卡车通过。巴萨下车接替特里。下一段路巴萨开车。
特里有些疲惫。也沒下车。他从驾驶位挪到副驾驶。靠在座椅上缓慢地说道:“我老了。再干几个星期就不干了。太累了。干不动了。”
我问道:“特里叔叔。每次进去都走这么久吗。还有多少路程才到到马蒂亚。”
特里笑道:“年轻人。还沒开始走呢。我们现在只是去马蒂亚取东西。马蒂亚才是起点。”
巴萨也在一旁笑着接话:“小韦。你可要养足精神。从马蒂亚开始就沒这么舒服了。路上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开车走这种路要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