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神雕奇侠之天下人 > 第86章 临安城跳梁小丑粉墨登场 深宫院认亲悲喜龙女归宗(第8页)

第86章 临安城跳梁小丑粉墨登场 深宫院认亲悲喜龙女归宗(第8页)

“嗯,张先生那我肯定要去,但不是安顿下,我们先去楼外楼一趟。”我给了大家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史家虽然倒台了,但是楼外楼这情报网在临安的实力不容小觑,我们还是应该从长计议。”洁洁对楼外楼十分了解,还是劝我不要冒然行事。

我点点头道:“我们先找地方住下,晴儿,你跟着洁洁先去摸摸现在临安的情况,以及楼外楼现在的情况。我预感那么一个打眼的地方,背后一定藏着什么秘密,我在这儿就能闻到人渣的味道了。”

她们三个听我说的有趣,也都知道我说的人渣是谁,洁洁更是提起了一百二十分的注意力,史嵩之一日不死,他始终是洁洁内心的一根刺。

只是不知道此次临安之行,能不能碰上这个在江北搅动风云变幻的家伙。

最终我们决定分头行动,初晴和洁洁一组互相照应,我带着龙儿前往显灵宫拜见张可大,想要觐见理宗皇帝,就必须先说服这个观妙先生,而此时,也是需要他表态决定龙虎宗未来命运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一场愉快的谈话,所以我心底也暗暗戒备。

同样是深夜造访,但是这一次张可大没有让我听床戏,显然我进城的消息瞒不过有心人,显灵宫偏殿里他已经高冠垂坐,虚席等侯我的到来。

“观妙先生,杨过有礼了。”

上代天师张庆先已经驾鹤辞世,如今张可大已经接任第三十五代天师,身份比昔年更为显赫。

我依然还是一介布衣,但是张天师似乎心里并不这么认为,他站起身来回礼道:“杨公子,一别多年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我微笑着替他引荐道:“这是内子龙氏,龙儿,这位就是当今帝师,观妙先生。”

龙儿有礼貌的行了一礼,张天师却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龙儿感受到老道猥琐的目光,忍不住有些怒意,但是知道我还有话跟他说,所以干脆赌气藏到我身后不再说话。

我也有些不乐意,心说这道爷不是又惦记着找人双修吧?

“咳!张先生?”

张可大微微一笑道:“哦,贫道失礼了,尊夫人很像贫道一位故人,失礼之处,还请二位见谅!”

我心中鄙视,那不是还是想着妞儿,还是这道士做的滋润,不用吃斋念佛,没事玩个小姑娘还可以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

我心里是这么龌龊的想,但是面上还没敢表露出来。

童子上茶,我们坐下闲谈一阵,终于将话引入了正题。

“听说,改之贤侄在华山之会后,武功全失,并且宣布退隐,不知此番来看贫道,是为公或是为私?”老道端着茶碗,若无其事的问我道。

“不知道天师对江北的局势了解多少?”我不答反问,有心探探他的底线。

“余义夫的事我知道小半,莫别情的事情我知道大半。”老道老神在在的跟我打起哑谜。

“正是因为您只知道小半,所以,只怕所有人都不知道那大半的实力,足以将莫三,甚至整个江南都吞噬。”

“也岂不是很好,贫道也可以功成身退,不必再为把握天下大势走势劳心劳力了。”

老道很不屑的一笑,心道:如果你隐藏了这样的实力,又怎会造成今日一不可收拾的局面,说到底埋下祸根的正是你杨过。

张可大虽然惊叹我在短期内居然能够统一江淮,进而恢复关中、西南全境,但是论及我政治的思想,他只能用“不值一晒”四个字来评价,在他眼里,我、莫三、余玠,不过都是在玩和泥巴游戏的小崽子。

我没和他争辩,继续问道:“不知道天师对现下倭人横行的局面,有什么看法?”

张可大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将手中茶碗放在桌上,说了句:“送客!”

龙儿见这老道如此无礼,按剑而起就等我示意动手。

我背过身摆摆手,对张可大施了一礼说道:“如此,弟子告退了!”

很明显他内心的波动,证明我的话刺到了老道的痛楚。

我们转身没走多远,老道的声音在背后想起:“倭寇之患,不过疥癣之祸,这些日子,朝堂争论兵江北几乎是势在必行,如果你是为了此事来找贫道,贫道也是爱莫能助。”

我回头说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我看来,倭寇之患,远大于江北,天师虽然知道倭人将爪牙伸入了宫内,但是不知您是否知道倭人已经掌握了大杀伤性火药的配方,两年前,我就亲身经历过。”

“此言当真?”

张可大终于坐不住了,他知道我这话意味着什么,说不得自己现在就坐在一个大火药桶上,说不得文德殿上坐朝的那位也是坐在火药桶上,整个临安都在火药桶上……

我没有说话,径自带着龙儿走了,他要有心自然能够查证出来。

不过,回想起打过交道的那个女人,料敌先机、心狠毒辣、当机立断,难怪在张天师眼皮子底下好几年都不被抓到一点把柄,她还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不过,这次我给张天师指了方向,他要再查不出个蛛丝马迹,那我就没办法了。

回到我们早先预订的客栈,晴儿和洁洁已经占据大堂的一角等我们了:“情况怎样?”

我和龙儿坐下,洁洁给我们倒了两杯茶,摇摇头对我说道:“楼外楼换东家了,蒲开宗那个王八蛋好像被调到泉州去了。”

我微微一愣,泉州,这真是个很值得商榷的港口。

那里海运贸易达,又连接江南与两广,辐射范围极大。

而且,泉州是南宋后方重镇,江北的情报网无法有效地渗透,就连丐帮也无法在泉州打开局面,确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我曾经在给冯默风的回信中,让他重点调查福建沿海的重镇,其中就提到了泉州,只是他和我岳父一直都没有给我回信。

蒲开宗也赶往了泉州,这里面的猫腻,绝对不是单纯的巧合两个字可以概括。

“头绪很多,千丝万缕理不清出,蒲开宗那边先放一放,说说现在在楼外楼掌舵的是何方神圣?”

我还是比较关心楼外楼的情况,毕竟这里每天都会过滤大量的信息,各方势力都不会轻易的放弃这个据点。

如果明教撤出,是被打压被迫撤离,还是跟某个势力达成了一种默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