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确实超出一个中贵人回答范畴,同时也让金老太公看出端倪:“您真的是东宫出身?”之前没有仔细去想,现在看来,这位若是东宫出身,早就直接甩条件,何至于要东扯西说。
中贵人被对方看得怒从心来:“你是质疑我的身份?”
“不敢。”昨日就有薄家的人来商量“赔偿”,如今见了趾高气昂的中贵人,金老太公只恨自己装腔作势,没有把握搭上薄家的绝妙之机,“金家就剩我一老朽护住孤女,自然是要罗嗦了些。”
“还请贵人,见谅。”
“见谅。”
老管家往中贵人的手里塞了锦囊,笑着请他去偏室喝酒。
“你赶紧去戚里一趟。”金老太公待一脸郁色的管家回来,握着他的双手嘱咐,“咱一家的性命可就托付于你了。”
“诺。”管家应后赶紧换了身摊贩的衣服从后门出去。
…………
邓公踱着小碎步到刘恒身边,往对方耳边瞧瞧说道:“椒房殿的黄门已经离开金家。”
“嗯!”假寐的刘恒睁开了眼,“金家见了皇后的奴婢有何反应?是不是派仆婢去找薄家求助?”
“陛下英明。”邓通小小地恭维了下,“臣让人在半路截了回宫的黄门,得知他在金老太公前都不敢自称椒房殿人。”
“情理之中。”刘恒让人扶他起身,“朕要是这金老太公,也不敢信椒房殿人。”
“皇后的做法没有问题。”
“奈何……”
刘恒想到偏室里的好大孙,表情渐渐阴沉了些:“罢了!都是冤孽。竟还要朕收拾残局。”
邓通对此眼观鼻,口观心,只等刘恒撒完气才小声问道:“太子那儿按原计划走。”
金王孙的死已成了悬案,恐怕连苦主都想到此为止。
“让太子赶紧放了皇孙瑞的傅母。”刘恒猜这儿子肯定怀疑上了东宫太后。如果没有抱养刘瑞,他也会把苗头对准东宫太后,但……
“邓通。”
上次听到这个语气还是皇帝犹豫是否处死弟弟。
“你说的瑞儿……”
“……”邓通忍着冷汗浸脖的油腻感等他说完,同时也为自己的将来捏了把汗。
“算了……”
“算了。”皇帝终究没有说出他害怕的话。
“你择日让太子妃带皇孙回趟娘家。”刘恒摸着桌上的棋子,再次升起试试的心,“记得要在金俗搬进薄府后让其回去。”
“诺。”邓通可不放心手下的毛头小子前往北宫。
与此同时,刘启也是收到有一中贵人去金家吊唁的消息:“可是母后派的。”
太子的语气非常肯定,倒让传话的人怀疑自己——莫不是他会错了意。
“金老太公虽未说什么,但金家的仆婢说人从东宫来的。”
“不可能是东宫。”刘启了解自己的大母。刘瑞出生后,唯一能让薄太后亲自出马只剩四样——皇帝,薄家,刘瑞,太子妃。最后那个有一半是沾了薄家和刘瑞的光,实际上能说动太后亲自出马的只有三样。
刘启也是反复思考这三人有什么理由去杀一个太子妾室的前夫。
首先排除年纪不够的刘瑞。就算他有这个心思,也得旁人帮着去办。
其次就是孙子脸都认不清的皇帝。
至于薄家……
刘启让人查了薄家的人际往来,别说是与王娡母家产生纠纷,就连隔了母家一层的田家都与薄家的关系还算不差。更何况这王氏姐妹前头还有三良娣并九皇孙,薄家怕是脑子烧坏了才对其下手。
如此一来……
“就只有那吴王濞了。”贾谊虽贬,但皇帝可没忘记贾谊的《治安策》。为了坐稳天下之位,皇帝连兄弟都杀,侄子更是成批消灭。
你让刘濞相信皇帝不会动手?
就算他信,不是还有刘启这个大孝侄吗?
结合近期的种种事件,定是刘濞眼看阿父时日无多,所以出了这一招来拖延时间。
对。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