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山挠头:“明日得给恩师家砌灶,还有……”
张弄瓦踢她一脚:“大人的事排前面。”
吴云山:“哦,那好。”
张弄瓦想了想不放心:“青砖我叫人给县衙送,不用你去找青碧要。”
吴云山欢喜:“那太好了!”
她就怕要不来青砖。
张弄瓦:……
这么大个人了,还想什么都写脸上!你说县令大人要的,青碧还会推不成?
算了算了,懒得骂人。
她多看看阿清阿染两个伶俐面孔,洗洗眼睛!
给县令大人睡的竹床抬回来,林春兰又去各家借艾草。
睡廊檐下,也不怕被蚊子给抬走了!
不是范嘉傻,她是真担心,夜里她睡着了,有人偷偷来添一把柴。
她就守在门口,能多晚睡,就多晚睡!
尽量多摸几次炕。
陶釜离了火,半个时辰都凉透了,怎么炕就不会凉呢?
若是夜里得不断起来添柴,那炕的好处,就要大打折扣了。每年都有人在睡梦中被冻死,这炕若是半夜凉了,也一样有人可能被冻死。
两个衙役留在柳春生家过夜,吴云山和李翠翠去林朝霞家,张弄瓦决定和林春兰林秀菊一起睡炕。
那炕,横着躺,一排五六个人都不嫌挤。
夜色降临,范嘉摸了一把炕,回来躺竹床上琢磨奏折怎么写。
仅仅只是她治下出了这样的好物,不足以显出她的功绩。
嗯,她和林染的“师生之情”可以提一提。
这位弟子因为家贫,只能偶尔聆听教诲。但聪慧过人,因见她为即将来临的寒冬发愁,愁老师之所愁,琢磨出了火炕!
不错,前因有了!
火炕砌成后,她第一时间来到弟子家,亲自加柴点火,守着火炕一整晚,确认火炕确确实实能暖一晚,这才上奏。
很好,她不光有识人之才,见了火炕立刻想到北方诸州府更需要这个,确认了事实就上奏国君。
显示出她忧国忧民,时刻想着为国君分忧。
再说说火炕的原理,表明她是真懂!
最后,说她青石县治下,各家已经建成新灶火炕。
行动有力,治下有方。
这还不升官!
范嘉睡不着了,瞪大眼,在心里一字一句打磨奏折。
天光破晓,她再一次爬起来,摸摸火炕,仍有余热。
她知道换了是冬日里,可能已经凉了。但冬日可以烧久一点再熄火,且这么长时间的热度,已经足够了!
林染开门出来:“大人,起这么早啊?”
范嘉瞪她:“叫什么大人,叫老师。”
林染疑惑,这位大人昨晚还嫌弃她,问的问题“低级”来着。
拜了师,逢年过节都得去送礼问好,麻烦死了。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林家在青石县可以横着走了。
范嘉:“不用你拜师。我昨晚教你一次,也算是有缘。你对外称我一声老师,虚礼就不必了。”
她看得出来,她这个学生志不在科考,顶多考个秀才。当她的弟子,哎,功名拿不出手。
林染:“老师早上好。”
只顶着学生的名头,得好处便利,实际不用真当老师恭敬着,林染才不会往外推。
范嘉看看打着哈欠出来的谢韵仪:“阿清也跟着唤一声老师。”
谢韵仪抿唇微笑:“老师早上安。”
范嘉点点头,这才是个科举的好苗子。可惜,她真没教她什么。
在林家吃完早饭,范嘉带着张弄瓦几人回县城。
各家各户的火炕,要快速建起来!
驴车上,范嘉问跟来的衙役柳禾和曾安:“你们都打听到什么了?柳禾就是柳树村的吧,你先说。”
柳禾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林春兰和林秀菊就是寻常村人,性情老实柔弱。林染自小胆大且力气不小,吴清是林春兰和林秀菊,半袋粗粮换来的儿媳妇。
我不清楚吴清的情况,我阿娘阿妈说,她原本是府城大户小姐家的丫鬟,因为聪慧比小姐会读书,糟了嫉恨,寻了错处发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