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意的抬抬下巴:“看你表现。”
林染老神在在:“哦。”
“你就不能多说一个字?”谢韵仪觉得自己被这个“哦”字,拿捏很久了!
林染:“嗯,哦。”
“嘤嘤嘤,阿染对我爱答不理。”谢韵仪面无表情的盯着河面,“嘤嘤嘤,我要告诉阿娘!”
林染冷着脸站起来,搬起小板凳,作势要走。
谢韵仪扔下树干,一把抓住她的胳膊,语速飞快:“我错了,再玩会。”
林染迤迤然坐下,冷哼:“再给你半个时辰。”
谢韵仪连连点头,快步跑回去拉起树枝,又是一条半臂来长的大鱼。
她自己跑过去卸下鱼钩,拿林染扭在一起的枯草穿过鱼鳃。
再次扔下鱼钩,谢韵仪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抿了抿唇,还是忍不住笑出声:“阿染真好!”
会陪着她挨冻。
一盏茶后,谢韵仪一手鱼竿,一手拧着收获满满的五条鱼,眉开眼笑的回家。
林染跟在她身边,手里拿两个小板凳,诧异:“这就不玩了?”
谢韵仪一副“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的神情看着她:“冻着了,阿娘阿妈会担心。”
不过,哪怕是出来两炷香的时间就回去了,林春兰也忍不住嗔怪:“家里又不是没鱼?这么冷的天去河边这么久,受寒了又得喝苦药汤子。”
谢韵仪放下鱼,笑眯眯的来搀阿娘:“三月份的天也还冷,科考只能穿单衣,就算穿个七八层还是不暖和。
坐考棚里一整天不动,人都要冻僵,现在先适应适应。我们不在外头呆太长,感觉冷了就回来。”
这可是全家今年最大的事,林春兰立刻点头:“是得先适应,听说进去就是一整天呢。在暖和屋子里呆惯了,咋一受冻更容易受寒。
去河边钓鱼正好,不远不近,冷了能马上回来暖和,还能给家里添个菜。”
谢韵仪探过头来,眉飞色舞的朝林染看一眼,一副“我没说错吧”的得意样子。
冬日里刚从河里钓出来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只放盐,三条清蒸,两条炖冻豆腐,一家人吃得满足极了。
“还是得有姜。”谢韵仪跟林染耳语,“炖鱼炖肉没姜,腥味太重了。”
林染睨她一眼:“大小姐真难伺候。”
等路上好走一点,就去县城。
姜汤预防风寒的效果好,开春少不了有倒春寒,菜里需要多放姜。
中午的饭吃得迟,又是吃鱼吃饱的,林春兰揉着肚子:“晚上不烧饭了,你们俩饿了吃炸麻叶栗子糕。”
俩孩子读书费脑子,晚上肯定是要吃的。正好家里有点心炸货,用了好多糖和油做的,都是好东西。
林染:“我试着做样新鲜吃食。”
来了这里,现代健康饮食观念中的,多吃蔬菜蛋白质,少吃油腻和糖,林染早就抛到脑后了。
这副身体馋糖馋油脂馋了十多年,已经足够影响到她的脑子。
比如说,吃了一顿大鱼,林染现在就想吃含糖量高的蛋糕。
没错,她就是馋蛋糕了!
二十六只鸡,死了四只。在吃了两天麦子后,它们忘了狼群袭击的阴影,天天都在下蛋。
谢韵仪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捡鸡蛋,这两天能稳定的捡到十七个以上的蛋。
家里的鸡蛋吃不完,林染就想到了蛋糕。
以往过年期间,她和奶奶吃了中饭,就会出门溜达。溜达回来,做小蛋糕当晚饭。
奶奶年纪大了,喜欢吃甜甜的小蛋糕。但外面买的含糖含油量都极高,林染就陪着她一起,在家做少油减糖版本的小蛋糕。
做蛋糕极易翻车,更何况这里没有白砂糖、电动打蛋器。
所以,林染只能想当然的,试着做山寨版蛋糕。
磕十二个鸡蛋,蛋清和蛋黄分离,蛋清拿到院子里冻。
面引子磨成粉,和麦粉混在一起,倒进装蛋黄的陶盆,再加入糖汁和菜籽油。
这个陶罐放进温水里,交给谢韵仪用筷子搅拌匀。
林染用竹枝扎出来一个打蛋器,洗干净放锅里煮几分钟,拿出来甩干。
等竹枝的温度降下来,她开始打蛋。
谢韵仪在厨屋瞄见,问:“咱俩能换换吗?”
林染:“当然。”
打发蛋清可是个费胳膊的活!
谢韵仪神采奕奕的过来,“一直这样打?打成什么样?”
林染温和一笑:“标准状态,是要求筷子立着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