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已经逝去半个世纪的人,仍能持续影响到现在。
我依稀记得自己曾经在上初中的时候,有过一段的“反他思潮”。那个时候懵懂无知,只是以为他是一位老人,一位故人。他的思想已经不适合于时代了。
但是,在大学期间接触过他的思想,他的着作和马列着作。我明白了。
原来,教育是有滞后性的。那些年少时不懂的事,慢慢的也明白了。
如果说我们年轻人的记忆模糊,只是人云亦云,可那些六七十年代的人,在谈及他时,免不得有些伤悲,甚至嚎啕大哭。
在他的纪念堂前,每年、每天都有无数的人为此流泪,尤其是农民出身的。我有时会想,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够凭借他越时代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更何况,伴随着o后,oo后觉醒的今天,很多的艺术作品都能看到他的思想内核。比如黑神话悟空,刘师兄自制三体。
在我进入社会时,总会有一种论调,那个年代苦,大家都活不下去了。
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那个年代,我们口中的苦,大多也只是宣传投影下的脱口而出,从没有深层的思考过,也没有去调研过。
就我自己和那个年代的人接触,生活是苦,但绝不是活不下去,大多数人也处于温饱线上,但是他们并没有对他有过抵触和不满,甚至更多的人会怀念他。如果真的有不满,绝不会到今天,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去祭拜他。
有的时候,生活苦,往往是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任何的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所接手的时候国家是什么样?
国家当初面临的国际形势是什么样?
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保护人民?
重工业(造)和轻工业(买)的抉择?
正常的工业积累需要多长时间?
他走后留下了什么东西?
……
只有将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了解清楚后,才能明白很多事情。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那些年,他压制了所有的特权阶层,从他本人,由上到下,绝不能有越人民的特权。他本人所具备的精神和操守,就足够让许多人汗颜。
“检验一支队伍的好坏,从来不是看他在教官主官面前的样子,只有当教官和主官都不在而队伍仍然能保持住他的优良作风和纪律时,这支队伍才是真正的好的队伍。”
这句话是我大学军训期间教官告诉我的,在我往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记在心里。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些人的信仰是贯彻一生的。一个人的评价,历史会给出公允的答案,人民会给出公允的答案。至于,很多人所说的错误和不理解,时间会证明一切。
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我很喜欢最后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dududu历史不是爽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