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 第194节(第2页)

第194节(第2页)

刚被捕捞起的虾很活跃,蹦跳时带出水花,很快被曲欣用草帽阻止。

“我来。”葛泰将桶抬上牛车,牵起绳。

于初月撞了撞张文心,满脸坏笑:“看来你对象去运输队也没疏于锻炼。”

张文心白了她一眼。

旁边的于知乐却因为她的话突然想起一个问题,问起葛泰冷藏车的事。

“冷藏车?还没见过,只听前辈提过一回。”葛泰回答。

于知乐不着痕迹地叹了一口气,情况如她预想中不乐观。

“问冷藏车做什么?”张文心满脸疑惑,“我们副业组将来有买这种车的打算?”

于知乐摇摇头,说:“齐二的电影上映之后,海隅牌会被更多人知道,我希望可以将原汁原味的海货罐头运到全国各地。”

紧接着,她随口讲了讲21世纪的冷链运输,冷藏车只是其中一种设备。

其他三人以为这是她的畅想,听得入神。

“粤省河里捞出来的鱼,过几天还能新鲜地出现在京市人的饭桌上?”张文心用一个例子总结她的意思。

于知乐嗯了一声。

“整个过程的管理都需要很严格,否则一个环节出错,东西就会坏掉。”葛泰以运输队队员的视角评价,“只可能在区域内实现。”

“如果不是现在的管理方式呢?如果效率和服务质量与运输员的业绩挂钩呢?如果站点像星星一样遍布呢?”于知乐反问他。

第183章

她的反问让葛泰陷入沉思。

思考到最后,他明白这三个问题完全实现的前提并不符合时代的调性。

“你说的一切会成为现实吗?”他问。

晨风凛冽,刮得人不由自主地眯紧脸。

于知乐笑了笑,又反问:“一年前,我告诉你海隅村会靠副业组成为富裕村,你相信吗?”

其他三人都听懂了她话中的潜台词,张文心和于初月深信不疑。

葛泰忍不住扭头看了她一眼,不禁想到幼年时在烟雾缭绕的求神拜佛现场看到的神像。

她身上有一种魔力,明明前一秒还觉得她的话像天方夜谭,但这一刻,他却不由自主地相信了,甚至开始畅想未来。

“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可以避免现在的问题?”葛泰很感兴趣。

于知乐粗略列举了现代快递公司的几种经营模式,而后用简单的字词去引导他们思考具体的措施。

三人你一眼我一语,像玩抢答游戏一样抛出天马行空的想法,竟与现代行业规范有六七成重合。

走到人声嘈杂的加工小院附近,众人默契地转移话题,张文心转而问起今天的计划。

“临近年关需求量会大点,多做几个口味让小菊和张灵带去。”于知乐回答她,“正好这几天降温,常温放着也不会坏。”

副食品加工小组的人看见几人,风风火火地出来抬虾进院,哗地倒进早已蓄好水的池子,撸起袖子就开始刷洗。

于知乐走近长桌核对其他食材,张海竹跟在她身边逐一汇报每样的价格。她边听边盘算成本,一圈走下来便确定了每款虾罐头的价格。

今天,她们计划制作五种不同风味的虾制品——熟醉虾、辣卤虾、椒盐虾、捞汁虾和虾干,其中最为紧要的是虾干。

葛泰后天就要回省城上班,他打算跑长途的时候带上一些,每到一个站点就抽空去当地的供销社进行宣传,借此扩大海隅牌的知名度。

第一批虾已经洗好后,张文心和葛泰领着几人开始剪虾枪和挑虾线。

“我先教你们熬熟醉汁。”于知乐将吃食摊负责灶台的几人聚集在一起,摸了摸云朵标志打开直播,“首先,小火干煸香料,炒出香气就加酱油和冰糖。”

她边说边按照步骤演示。

不一会儿,冰糖完全融化,酱油被煮沸,她直接倒入半桶黄酒,又加了一小坛青梅酒。

“这个环节不要煮太久,关火后再加姜片小葱和话梅,话梅一定要按照比例加。”于知乐叮嘱要点,“料汁冷却再加酸果片泡熟虾,虾煮熟之后要过一遍凉水。”

说话间,黄酒、青梅酒的香醇和香料独特的气味充分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香味。

随着话梅的加入,料汁多了几分酸甜气息,层次更为复杂、诱人。

熬好的熟醉汁被盛到一旁晾凉,于知乐又起锅教她们熬辣卤汁。

很快,小院的空气被两股霸道的香味占据,让正在做前置处理的大家不自觉吞咽口水。

张海竹没有歇息,又马不停蹄领着组员开始制作捞汁酱料。这款她们出摊时做惯了,没一会就做好了。

“好香,年夜饭我要吃这道菜!”张文心陶醉地深吸一口气,夸赞道,“乐乐的脑袋真是百科全书,食谱、新点子应有尽有。”

于知乐笑着替她锤了锤酸痛的腰,笑道:“张组长,又一批虾要处理了。”

说完,她讲第一批处理的虾端去腌制。

新鲜的虾腥味不重,用葱姜、食盐翻拌均匀腌上半个小时就能进锅闷。闷熟后挑掉配料,平铺于竹筛晾晒,脱去水分即可打包。

张文心听了她的话,回头看见两大盆虾,嚎道:“等我们副业组赚了大钱,我第一个支持欣姨研究没有虾枪的虾!最好连虾线也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