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生走过去,拉开抽屉,里面是一些包装精美的罐头。
“嗷呜。”爬爬倏地站了起来。
周岳生取出两个罐头,用罐头刀撬开,放到它们面前,又学着于知乐平常的做法挠了挠它们的下巴,而后离开房间。
大年初一,叫醒大家的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接着,各式祝福语响彻村里的每个角落,小孩喊得尤其大声。
今年村里家家户户都富裕了,大家都用红纸给家里小孩包个一分钱的红包。拿了红包的小孩激动地跑出家门,去找小伙伴炫耀。
“来,这是乐乐的红包。”于婉琴裁的红纸很整齐,叠的红包也比一般人的美观。
她给家里所有小孩辈的人都发了,包得也不小。
酒醒之后的曲蓉等人陆续进门,个个拿着厚厚的红包分发给小辈。
几轮下来,小宝两只手都拿不下了。
“今天小宝是财神爷身边的小童子。”于婉琴笑着帮他把红包塞进香囊,挂在他脖子上。
于迟穿着红色的棉袄,小脸被衬得更加雪白,确实像年画上的小娃娃。
“欸,那咱们副业组的人可得轮流摸摸小宝的脸蛋。”张文心发出爽朗的笑声,“小宝保佑我们副业组今年发展得越来越好,早日能买上我们自己的船。”
说着,她放下端着的年糕,真就上前摸了一把。
众人被她财迷的模样逗笑,长辈们又好笑她和葛泰的婚事。
葛泰脸红,张文心三言两语转移话题,最后坐下来和他们侃大山。
葛泰听了一会,坐到了方卓身边,两人随意聊了聊工作上的事。
说着,他想起于知乐问过的冷藏车,于是原封不动地把问题抛给方卓。
方卓的师父在运输队待得更久,见过的世面也更多,确实比他更了解。
“我师父说这种车很贵,目前国内没有厂家能生产。”方卓回答,“一般在大城市的运输队才有,比如京市、沪市,而且基本都是用来运精贵的食材和医院的药。”
旁边的于越听了一耳朵,向他们了解情况。
葛泰深知他的聪慧,没把他当成小孩,但又不想直接将于知乐惊世骇俗的想法广而告之,只含糊地讲了两句冷藏车运输计划。
“冷藏车,运输。”于越结合先前种种,轻而易举地明白了姐姐的打算。
他沉思几秒,觉着这方面的内容还蛮有意思,看向他的老师们。
“我有朋友是相关专业的,回京市介绍给你认识。”他的老师当即会意。
夫妻二人只与于越相处不到一个月,却非常清楚他吸收知识的速度。他们想知道他能成长到什么程度,尽可能地利用手头上的资源托举他。
“谢谢老师。”于越说。
屋檐另一侧,陈昭蹲下要驮小宝,说:“小童子,我们走,出去串门,找大娘们讨点花生瓜子吃。”
小宝看了他一眼,还是选择了齐二。
陈昭是海隅村当之无愧的妇女之友,加上可爱的小宝和拥有名人导演头衔的齐二,大娘们的手很松,把小宝的几个衣兜塞得满满当当。
三人满载而归时,于知乐等人的话题已经轮了几番,在聊明天去赏梅的事。
聊完,周岱几人在家聊够了,又去村里闲逛。
这天傍晚,蓝圆圆坐着杜生的车来海隅村,一见面就道歉,道:“对不起,我明天有别的安排。”
“没关系,下次去
也一样。”于知乐宽慰,顺手给她递了一个红包。
她知道这是杜生陪蓝圆圆过的第一个新年,也知道蓝圆圆等了很久。
“他给我送的新年礼物是一台相机,下次我给你们拍照。”蓝圆圆重拾笑容。
这时,杜生下了车,向小院门口而来。
于知乐看他满眼疲惫,猜到他可能是连夜赶回,忙将父女二人迎进门,并让周岳生去泡醒神茶。
“刚才在听手底下的人汇报京市那边的工作,进展还蛮顺利的。”杜生笑道,“没想到你们海隅村在京市关系还挺硬的,看来占了大便宜的人是我。”
第187章
于知乐觉得奇怪,询问原因。
“你真不知道?”杜生下意识反问,而后猜测,“难不成有人想你早点去京市?”
于知乐看了一眼端来热茶的周岳生,直接问他。
“那几个部门没有曲、周两家的人。”周岳生给出否定答案,“我找人打听过,新调来的副局软硬不吃。”
说话间,他朝于知乐打了个手势,暗示她这事与复原液也没有关系。
“于海清,江省人,四十二岁,早年丧夫,无父无母。过去十几年,她与科教组的好友张香茹同住,并且共同抚育了一对双胞胎。”杜生回忆看过的资料,补充道,“她们的养女在前年双双入选京市文工团,你们应该见过。”
“大小乔!”蓝圆圆很快对应上姐妹俩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