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既然豆花不成,那就做成豆腐干来卖。”
&esp;&esp;这不是她一拍脑门的决定。
&esp;&esp;一来是豆腐干就比做石磨豆腐多一个压得更紧实一些的步骤,她现在做起豆腐来已经轻车熟路,做起来并不费力;二是豆腐干饱腹感强,更符合大秦目前黎民百姓的饱腹需求。
&esp;&esp;果然,下一次市集时,她的小吃摊上摆出来的香卤豆干成了c位。
&esp;&esp;她早就预料到是这样的结果。因为这是她在家中琢磨出来的——
&esp;&esp;市集上专门有卖卤料包的,里头有八角、茴香、桂皮、草果等七八种香料,李卉拿手一掂,再用鼻子凑近一闻,判断是货真价实的,当即就买了五包。
&esp;&esp;店主见她付钱爽快,还特意赠送了她一包。
&esp;&esp;经商之人果真七窍玲珑心肠,前世的买五赠一,穿越过来后她又享受了一遍。
&esp;&esp;卤料包买回去,再把阿爹猎回来的山鸡剁了熬成上好的原汤,和着炖煮。
&esp;&esp;等卤汤烧好后,她再将豆腐干放进去。只消半个时辰后,豆腐干便吸饱了卤汁,颜色也分外正宗好看。前世的她是个香香嘴,没想到在这里她还能凭着自己的手艺把豆腐干复刻成功,不得不说,还是有些许小骄傲在身上的。
&esp;&esp;她把卤豆干做好以后,把巴掌大的方形豆干切了一盘,成小丁状,先让家人尝了个鲜。阿爹直接吃得丢了筷子用手拿,还直说要在下地干活的时候带上一两块整的,李卉建议他直接啃,切都不用了,这样更显豪爽。
&esp;&esp;结果日暮归家时,阿爹还带了一两家的订单回来:
&esp;&esp;“阿卉啊,今日在田中,一起做活的好几家老哥和老丈都来问我这是何物。我告诉了他们之后,还颇为大方地掰了一两小块让他们尝了尝,这不,立马就要我第二日去地里时,给他带过去呢。”
&esp;&esp;李卉听出了阿爹话中的悔意,估计是掰的两小块太大了些,果然,“阿卉啊,明日我还是按你说的办,随身带把小刀,防身倒是不用,专拿来切豆腐干吧。”
&esp;&esp;“行。”李卉强忍笑意,这可是老实巴交的阿爹第一次带回订单,她嘴上一通夸,夸得阿爹都不好意思起来,“我也没帮上多大忙,不过也证明阿卉的卤豆腐干做得是真好吃呢。”
&esp;&esp;李卉索性就大起胆子比着肉夹馍的量多做了些。
&esp;&esp;在市集上,自家摊位前,她摆了一张用两块豆腐干向梁记粥铺借来的一张条案。
&esp;&esp;上头是一个碗口大的小簸箕,里头是供过路客人免费试吃的豆腐干小丁。
&esp;&esp;条案离阿嫂负责的卤肉较近,这免费的豆腐干便自然是她看着的。
&esp;&esp;阿嫂如今
&esp;&esp;也不像刚摆摊那会儿,也不去计较免费试吃会让主家多心痛了,因为李卉告诉过她,“要给顾客们尝到点甜头,能买得更多,咱们自然就赚得更多啦。”
&esp;&esp;“真的能免费吃?”
&esp;&esp;一开始,大家都不信。但一日之中,总有那么些脸皮厚的,过来吃了,有买也又没买的,但总体上她还是赚了钱的。这就够了呀,李卉给自己打气。
&esp;&esp;后来她便又增加了烟熏豆腐干。卖得也不错。
&esp;&esp;有同行过来探头探脑,想要知道这烟熏豆腐干的独门秘笈。李卉自然是不肯说啦,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研发新的口味,可是小吃摊的立身之本,再遇到这样的人,她便也不好发作,只一味地“装聋作哑”,脸上都快笑僵了:
&esp;&esp;“无他,唯手熟尔。”
&esp;&esp;可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所谓的手熟,背后的付出有多少。
&esp;&esp;烟熏豆干比卤豆干手法更复杂一些。
&esp;&esp;要先把成型的石磨豆腐切成方块,再撒上盐,均匀地放在一块麻布上,麻布底下垫上草木灰,以作吸干水分之用。
&esp;&esp;最后一步才是用木炭进行烘烤,中间还要不停翻面,防止烤糊和烤焦。
&esp;&esp;如此一番折腾后,再是熟练的用炭火烘烤。不过因为豆腐块比豆腐干量大,阿嫂和阿娘又没有做过这样的新鲜物什,所以只能她自己亲力亲为。
&esp;&esp;烟熏豆腐干比起卤豆腐干来说,多了一股柴火的香味。
&esp;&esp;所以试吃时,就比卤豆腐干更有市场。两个小簸箕分别装了不同口味,但烟熏的总要先空。李卉看出了大家的喜好,又做了豆腐干丝,专门拿来蘸酱也很好吃。
&esp;&esp;食客们听说能蘸酱,这可是戳到了他们的心巴上。
&esp;&esp;一时间,连老东家梁记粥铺都派了人来,说要订上一批豆腐干。
&esp;&esp;因为那些食客们看到粥铺门口的小吃摊,被摊上的香味所吸引,纷纷都要端着粥铺的碟子,过来买上一份豆腐干佐餐。更有阔气的,吃完后还要顺手打包两个肉夹馍走。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