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然喽,谁开了铺子不指望着赚钱啊?
&esp;&esp;可长宁街上食肆到处都是,开了卖什么,怎么卖,里头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esp;&esp;这就不得不说到前世她在大学时偶尔去经济学院旁听的那些课程,她对“市场营销心理学”略知皮毛,可在这里也够用了——
&esp;&esp;铺子开业前,她除了准备一应物资,还在长宁街上走过好几趟,对这条街上有哪些门店,经营状况如何都摸了个门儿清。
&esp;&esp;长宁街上,最高端的要数长宁食肆,只不过这里是县城里的达官显贵们享用之所,卉娘食肆自然不能将它当成目标对象;除此之外便是一些中档食肆,但它们所营的就是秦人最爱的酱或羹,要不就是蒸煮;哦对,长宁街上还有几家别国商社开在安县的分店,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就类似于前世各省开在北京的驻京办餐厅,虽然偶尔也有做一些秦人关中美食,但到底不是特别地道,这里便也排除开来;眼光再往下些,便是和她当初在长平街上一样,随处支着的小摊儿。
&esp;&esp;路过这些小吃摊的时候,李卉甚至还在担忧,这要是寒冬腊月里可怎么好啊?
&esp;&esp;不过,几趟下来,她也终于对自己的食肆有了初步的定位——
&esp;&esp;自己是长平街的熟客,小吃摊有它的主顾们,可对于长宁街来说,她就纯粹是新人一个,客源自是没有的。那要怎么办呢?
&esp;&esp;“要想抓住客源,就先抓住他们的胃”,李卉化用了前世随意听来的一句话给自己打气,将自己的食肆定位成中低档,类似于前世的海鲜大排档,而安县地处关中内陆,没有海鲜有河鲜啊,西山上还有各种野味啊,拿来一烤,刷油蘸酱便出炉就卖,主打一个快手赚钱!而且自古便是煮的没有烤的香,她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条捷径!因为现在的这些中档食肆里头没有几家是卖烧烤的。
&esp;&esp;仅存的一两家里,烧烤只是副业,李卉为探人虚实,还去点过菜,不过都是点了拿回家,让爹娘和大嫂一起吃了来点评的。
&esp;&esp;“肉烤得太焦了,一股子糊味……”大嫂道。
&esp;&esp;“是的,我看这菘菜也烤老了,嚼起来咯牙……”阿娘道。
&esp;&esp;李卉也有同感,当然她也问了阿爹和大哥,但他们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esp;&esp;反正这些男子只要有酒喝,怎样难吃的烧烤都会觉得好,说了也无用。
&esp;&esp;综合下来,卉娘食肆开门迎客,第一道菜便选择了烧烤。
&esp;&esp;而且店里目前不卖其他,主营就是烧烤。
&esp;&esp;对于这个决定,李卉也是三思了的。
&esp;&esp;一来店面小,做其他的费事又施展不开;二来节约人手,也主要是食肆初创,主打一个特色,或许能杀出重围;三来是这些日子她养鸡颇有所成,不仅自家的鸡从三只到了八只,还跟公子幸的爹娘谈了一笔小生意,夜市上穿在柳枝上烤的肉正是他们家送的!
&esp;&esp;要说她怎么避开和公子幸见面,却又不避讳和他的爹娘做生意呢?
&esp;&esp;这便不得不说到李卉的“公私分明”了,只可惜后来的她才知道,这世上啊,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公”或一个“私”能够简单划分的。
&esp;&esp;至少在公子幸这边看来阿卉还是心中对他有情,不然怎么不去买别人家的鸡呢?
&esp;&esp;这样一想后便觉得一个在长宁,一个在长平,也没所谓了,反正食肆里那只招财猫每天都在,还有这些鸡肉,得了闲他也要去光顾一下,试试柳枝烤肉的味道!
&esp;&esp;卉娘食肆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李卉知道,这得益于全家人的尽力托举。
&esp;&esp;现在不去长平街摆摊,只每日去司农监上工,到了夜里就到食肆这边来,掌灯开烤,若是实在累了,就歇在后院,第二日再回家。司农监那边的钱每月旱涝保收,平摊下来每天二十钱,这样就算烧烤卖个三四串,这样一天的租金就有了!
&esp;&esp;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烧烤食肆一晚上怎么会只卖三四串?
&esp;&esp;“天啊,我好想快点到月底,这样就能知道,咱们食肆这个月赚了多少钱了!”
&esp;&esp;提到赚钱,她就很是兴奋。
&esp;&esp;可还没等到月底,大哥便再次接到了征令。
&esp;&esp;跟前几次不一样的是,这次是真的去前线打仗。
&esp;&esp;得令后,家中便忙不迭地给他准备衣衫、鞋袜,李卉除了吃食无甚可送,便又去房梁上拿了两块风干肉下来,行军风餐露宿,家人的愿望在此刻再朴素不过“努力加餐饭”罢了。
&esp;&esp;“河东那边有了战事,这怕又要一年半载不落屋了……”临行前,大哥扫了一眼自己身怀六甲的妻子,再看一眼已是暮年的爹娘,最后才把希望又一次寄托在年轻的妹妹身上:“家中诸事,还得卉妹倾心照看,爹娘,请恕儿子不孝,我必定珍重自身,奋勇杀敌,挣了军功回来给你和孩儿荣耀。”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