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卉到底是不放心,于是她又想了个法子:
&esp;&esp;“不如每日雇一辆牛车,我和阿嫂一起到食肆来,她还能给我打打下手。”
&esp;&esp;怀孕七个多月,按照前世的医学理论,胎象应当稳固了,就得多多走动才好呢。
&esp;&esp;她这样盘算着,“阿嫂应当也是愿意的,这食肆阿娘来过了,她还没来看过呢!”
&esp;&esp;“在下唐突,敢问小娘子便是掌柜?”
&esp;&esp;有食客点了烤肉要打包带走,李卉正飞快地撒料反面,等到了火候就可以开吃。
&esp;&esp;未提防门外来了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慈眉善目地等着她回答。
&esp;&esp;“是了,不知阿婆有何事?”
&esp;&esp;因夜深露重,也不好让上了年纪的人久站,李卉见此人穿着不是棉麻粗布,定是哪个贵人府中的什么人,于是赶紧将人请进肆中。
&esp;&esp;可现下食肆正是喧闹时刻,阿婆进倒是进来了,可也显得自己的食肆更小了:
&esp;&esp;“阿婆见谅,食肆小了些……”
&esp;&esp;那人却道:“店铺虽小,名声却大呢,我方才一路过来,不光是这卤料的香气,还有好多人都买了你们家的边走边吃,实话说,我也是被他们引着过来的……”
&esp;&esp;铺陈这么多,该进入正题了。
&esp;&esp;不可能这样一位贵人家中的人,会有闲心来逛夜市玩耍。
&esp;&esp;“我们家老太君快要过寿了,你这里的卤蛋倒是新鲜,又入味,还软烂,可否让我买上几斤回去?添个彩头?”
&esp;&esp;哦,原是为这事而来。
&esp;&esp;可今日卤蛋拢共没做多少,又卖了些,李卉又有心拉拢住这个新的客户,于是便想到让她留下家中宅院的地址,自己做好了就送过去。
&esp;&esp;“如若不嫌弃,这里还有半斤的卤蛋,阿婆先带回去给老太君尝尝吧。”
&esp;&esp;意思是若是觉得好吃,便再来。
&esp;&esp;那人倒也没有拿乔,而是按市价给了钱,“我出门时,老太君特意吩咐了,一切都要按规矩办,小娘子收好喽!”
&esp;&esp;李卉手里拿着那钱,也没有再说什么。
&esp;&esp;但她心中想着,自家的卤蛋确实吃着不错,想来应该是个“回头客”。
&esp;&esp;果不其然,又过了几天,那阿婆果真提着篮子来了。
&esp;&esp;同样是半下午,这样李卉也不是很忙,从后厨到食肆前院时,发现这位阿婆提着满满的一篮子鸡蛋,用蓝布遮着,但还是显得主人家境不容小觑。
&esp;&esp;一见面便拉着李卉的手寒暄道谢,说是那日回去后,老太君果然爱吃那卤蛋,今日便又要她来再买些回去。
&esp;&esp;李卉指着那些鸡蛋:“那这又是……”
&esp;&esp;“哦,这是我去市集上买的,预备着给老太君做寿用的……”
&esp;&esp;哦,原来是要过生日了呀。
&esp;&esp;前世时读《红楼》,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回去时,说她们“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随便便手指缝里漏出来的一二十两银子,便够普通庄稼人过一年的。
&esp;&esp;如今到了这里,虽自家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但就论买鸡蛋这一回事,就远没有这位阿婆阔气——一买就是一篮子,莫不是要做鸡蛋宴席?
&esp;&esp;正想着,那阿婆却重新拉上了她的手:“其实今日,我还要替我们老太君传个话,她问小娘子是否愿意做一次生辰席面?”
&esp;&esp;这位阿婆自称“老妪”,李卉为以示尊重问了她的名字,因为她知道,一般贵府买了奴婢回去,都会重新起名字,讨一个吉祥如意、合家兴旺的好彩头。
&esp;&esp;毕竟,前世在正式学术研究之外,她也看了不少的网络世情小说呢。
&esp;&esp;果然,这位阿婆便谦虚地欠了欠身,把自己的名字“如意”告知了她。
&esp;&esp;李卉一听,心道,我就说嘛!
&esp;&esp;嘴上却抹了蜜似的,甜甜地喊了一声“如意阿婆”。
&esp;&esp;如意阿婆很受用,便道是老太君寿诞将近,可他们主家却上泾水修渠去了,原本是说好要回来给老太君做寿呢,眼下估计是顾不上了。
&esp;&esp;“我们家娘子便让我出门寻摸有没有什么新鲜吃食,如果能将做这吃食的人请回去,就在家中给老太君做一顿席面,乐呵乐呵,就当是过寿了……”
&esp;&esp;李卉听明白了,这是要请她过去当主厨的意思。
&esp;&esp;酬劳应该很多,说不定还能有什么贵重的赏赐。只是她心中不明白: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