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最近食肆里白天做的热姜茶总量也不是特别多,所以每次也不剩下多少,我都让咱们几个小女娘一起分着喝了。”
&esp;&esp;李卉说完这段话,心下一动,再次问她:“阿玉,你是不是……”
&esp;&esp;按道理来说,阿玉比她还要小些,应该不会这么早就来呀?
&esp;&esp;“不,不是我,是我阿姐……她每个月都要肚子痛,在床上死去活来的,我来学徒以后,回去就跟她说我们店里的热姜茶,她就想让我给她买些回去……”
&esp;&esp;阿玉拿出了三个钱,不由分说地塞到李卉手里,“这些剩下的原是大家的,今日若掌柜答应了让我一人带回去,我阿姐就让我一定要拿钱来买,不能贪便宜……”
&esp;&esp;是个好阿姐!李卉心中叹了一声,看来她当初在和吴家食肆谈下来的学徒标准没有定错——不要太好的家境,但人品一定要过关。
&esp;&esp;因为品行端正的人,她才敢放心教。
&esp;&esp;“那便这样,这些你都拿去”,李卉心情大好,她也没说不拿钱,而是只象征性地抽走了一枚,“我收一钱就尽够啦。”
&esp;&esp;一锤定音,双方都松了口气。家里本就不富裕,若不是实在痛得很了,谁愿意来张这个口呢?幸好自家妹妹在卉娘食肆里做学徒,这才有了近水楼台。
&esp;&esp;“你回去跟阿姐说,就说我说的,她还想喝几天的,每日便也都按照这个价格来买,或者不用拿钱,就从你的工钱里扣就行。”
&esp;&esp;来卉娘食肆里当学徒,李卉是给了她们每月四十钱的工钱的,原本这部分是吴家食肆那边想要承担的,但李卉有她自己的道理,道是小姑娘过来当学徒也不容易,她这边也给一份,这样也能更大限度地改
&esp;&esp;善她们的生活状况。
&esp;&esp;“多谢卉姐姐”,阿玉来了这半个多月,唯有这一句最为发自内心,“姐姐高义,我会好好在食肆干的。”
&esp;&esp;下属表忠心,并不是当下李卉想要的,她挥手让阿玉继续去前头忙,自己就想在后厨再歇一会儿。
&esp;&esp;因为同为女性,理当互助,当然能顺带收服人心,自然是更好。
&esp;&esp;不过她也做好了打算,热姜茶还要再多熬一点,每日剩下来的会更多,这样让阿玉带回去后,食肆里其他人也有的喝,这样才不会厚此薄彼寒了心。
&esp;&esp;而且她在后厨门口,看到了在前头忙活的阿荇,觉得从身量上看,阿荇似也要来了,她得多打一些提前量,不然每日劳苦,再来事儿,就又是一个苦差事。
&esp;&esp;她正这样想着,却听阿荇兴奋地冲她喊:
&esp;&esp;“卉姐姐,有人找,快来快来!”
&esp;&esp;连锁反应新宅子也要和心上人的食肆挨……
&esp;&esp;李卉以为会是公子幸,毕竟有几日没来食肆这边了。
&esp;&esp;但等她迎出去,却是县衙那边来了人。
&esp;&esp;“掌柜小娘子瞧着我面生”,那婆子的衣着瞧着却比请她去做百日宴席面那小夫人身旁的婢女还要好些,不用想也知道啊,这可是近身伺候县令大人老母亲的人。
&esp;&esp;“并不曾,贵人踏贱地,是我们的荣幸。敢问嬷嬷有何吩咐?”
&esp;&esp;李卉一套场面话说得尤其漂亮,把这婆子也哄高兴了,直说自己是近几个月才到老太太身边伺候的,她想了想,觉得之前去县衙后面宅院时,老太君身边站着的确实不是面前的这位老妪。
&esp;&esp;“但我们老夫人说和小娘子您是熟人,所以特意让我过来,跟您买些热姜茶……”
&esp;&esp;一问具体原因,却是老太君的三个儿媳妇,其中包括县令夫人,也都有痛经的毛病。可她们又抹不开面子上卉娘食肆这边来买。
&esp;&esp;啊,如果谈成,这将是一笔持续不断的生意呀。还是孔老夫子说的好,“将先取之,必先与之”,李卉便赶忙恭敬地道:
&esp;&esp;“老太君这是太抬举我们这家小店啦,这样您头一回过来,就估摸着拿些回去吧,老太君和夫人们都帮了我很多,这点子热姜茶还是请得起的……”
&esp;&esp;现在食肆白日夜晚都在营业,她还指望着能再次搭上老夫人这条线,让她的热姜茶能再卖多一些。虽然现在吴家食肆那边也会上新这个,但两家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她这边多卖一些,到时候分红自然就会更多。
&esp;&esp;做生意嘛,唯有不遗余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嘛。
&esp;&esp;不料那嬷嬷却正色道:“老夫人特意叮嘱了,一定要如数给,少一个钱都不行。”
&esp;&esp;李卉只得应下,但也用刀笔写竹简一封,让嬷嬷带回去。
&esp;&esp;“府上若是自己想熬来喝,可照我竹简上说的去试一试。”
&esp;&esp;那嬷嬷本都要走了,李卉想了想又追了出去,再次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