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卉估摸着县令的夫人就是在这时候吃了觉得好的吧。
&esp;&esp;真是民以食为天,无论到哪里,美食都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啊。
&esp;&esp;当然这天老嬷嬷走的时候,还受老夫人之托,给她送来了个好消息——
&esp;&esp;大哥获封的宅地已批了下来,虽说是同期封爵中的最后一批,但位置却是最好的。李卉真心诚意地谢过,在某一瞬间,她甚至想过,这是老夫人故意派人来买热姜茶,实则是为了托她信任之人来告知她这个消息。
&esp;&esp;若如此,今日这热姜茶的钱便都不能
&esp;&esp;收了,李卉便道:
&esp;&esp;“做生意,做的也是人情嘛,礼尚往来才是正理。”
&esp;&esp;那嬷嬷见她执意如此,便也没再强求,乐呵呵地走了。
&esp;&esp;见她这边忙完,歇口气的功夫,阿荇也凑了过来:
&esp;&esp;“卉姐姐,我也有一个好消息,你听不听?”
&esp;&esp;“哈哈,今日我心情好,好消息多一个也不算多。”李卉自己也喝了一杯热姜茶。
&esp;&esp;“说是离咱们食肆不远,要建一座宅子,卉姐姐知道这宅子的主人是谁嘛?”
&esp;&esp;“是谁?”
&esp;&esp;李卉见阿荇一脸兴奋,只怕就等着自己问她。
&esp;&esp;“是公子幸啊!”阿荇原是不怎么知道她与公子幸之间的事情,但这段时日以来,有时候休假她白日也过来,和阿侪倒是混熟了,一来二去便摸了个大概齐。
&esp;&esp;“你是从哪里听来的?”李卉听到是公子幸的,又离自己这样近,很难不心动。
&esp;&esp;阿荇便叽叽喳喳地道,“长宁街上拢共就这么点大,批个宅子出来,当然大伙儿都比较关心嘛!”
&esp;&esp;街头巷尾的食肆和点心铺子一般都是消息集中之处,阿荇在食肆中站着,听那些来买吃食的食客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就拼凑出了关于街上新宅的概况。
&esp;&esp;“那还挺好,反正他和大哥关系不错,说不定往后还要继续走动,近就近点吧。”
&esp;&esp;只是没想到,她们两个这样说了一番后,李卉又一次吃瓜吃到了自己头上!
&esp;&esp;前来求亲突然上门,几个意思?……
&esp;&esp;因为,五日后,公子幸就让父母找了媒婆,到家里来提亲了!
&esp;&esp;这可是把李卉她们全家都吓了一跳。甚至,都还不止。
&esp;&esp;平安巷中,离李家不远的街坊邻居们都被惊动了,纷纷在李宅外头来瞧热闹。
&esp;&esp;“阿卉啊,这是怎么回事?”
&esp;&esp;还未搞清楚状况,大黑倒是先“汪汪汪”地叫起来,从越发浓密的桑树底下几步跑到大哥旁边,疯狂地对着门外的公子幸摇尾巴。
&esp;&esp;“你倒是会找主人,养了这么久都养不家!”
&esp;&esp;大哥一早带着大嫂和小福娃过来,就是因为县里封赏的宅地终于下来了。
&esp;&esp;他原本是过来想谢过小妹提前告知的好意,再一家人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esp;&esp;可这下,公子幸一家猝不及防的前来提亲,倒是把这个氛围都破坏掉了。
&esp;&esp;所以此刻大哥有些生气,但又顾念着自家小妹,所以只有把气撒在大黑身上。
&esp;&esp;而李卉也被眼前的阵仗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你问我,我问谁去?
&esp;&esp;怪说是最近这些日子就不怎么常来食肆,原来是憋着这个大招呢?
&esp;&esp;连已去田里劳作的阿爹,也是走到半路被叫了回来,一进门也是黑着一张脸,阿娘就更不用说了,阿嫂也眼如刀割,盯着同样不自在的公子幸道:
&esp;&esp;“公子幸,我们都希望小妹幸福,也知道你一直都对我们阿卉很好,但你这样冷不丁地就来登门,未免也太有失礼数了!”
&esp;&esp;这一刻,阿嫂的话成了大家心中都想说但又不好说出口的心声。
&esp;&esp;“这也倒不是担心我们家卉娘的声誉,一家养女百家求,这本来就是我们养女儿的人家,在女儿长大后要面对的问题,只是就像我们儿媳说的,太突然了,反而没了礼数!”
&esp;&esp;阿爹木讷,他黑脸站在一旁,就是态度。这些话自然是阿娘说的。
&esp;&esp;公子幸的父母听到他们反应这样大,脸上也是有些尴尬:
&esp;&esp;“是啊,我们前几日也劝了阿幸的,但他却怎么也不同意,非说一定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