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赵家天下+番外 > 第180章(第1页)

第180章(第1页)

周平虽然听多了翰林学士,但对它在文人中的影响力并不十分了解,反而是赵允让懂得多。

翰林学士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入直内廷,随时准备宣召撰拟圣旨,也代替君主批答表疏,担有“内相”之称,是为数不多的能值宿禁中的官吏之一。这么说也许不能直接地表达出它象征的权利,看了下面一点就能明白了。

凡拜相者,皆为翰林学士。

也就是说,那赵安仁,离到政事堂办公官升丞相只有半步之遥了,偏偏还要忤逆龙鳞,当众给了皇帝陛下一巴掌。

鲜少有人能明白文人墨士的坚持,那些迂腐的教条和说道,士大夫奉为圣经的儒家学术一起个头就会遭到无数菜叶鸡蛋的攻击。

实际上,那些谩骂他们的人往往从未了解过他们,那些反对的声音只是出于别人骂也就跟着主流一起骂的盲从而已。

周平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赵安仁自毁前程的行为表示不解:“只因为书里说了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吗?”

赵允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瞪了小瓶子一眼:“‘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是说孔圣人不相信有鬼神,他教育弟子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不主张去追求、崇拜鬼神。‘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这就是所谓的‘正念若衰,邪念则主’。这和道家修行是求道而非求术的道理是一样的,还有,佛祖也曾经说过,追求神通的人不是我的弟子。坦白说,我也觉得修宫拜神纯属本末倒置,这回是伯父错了。”

周平听得出赵允让口中的惋惜,只是注意力更在事情本身上:如果是朝中清流反对建宫一事,会不会暗中捣鬼制止宫殿建成?

随即他又很快推翻了自己的猜测,且不说文人学士最不耻如此卑劣的手段,火烧宫殿纯粹更是浪费民财的不智举动,再说,以那些书生的本事绝对瞒不过暗卫的眼睛。

事情还没完,赵安仁并没有因为脸上被丢奏折而放弃,接二连三地上书,警告皇帝不要再拨钱修建蛊惑人心的宫殿。

没听说过哪个翰林学士会如此固执,就好像铁了心要和皇帝对着干的。皇帝震怒,朝中人心惶惶,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在关注这场直谏的戏码,事件的起因反而无人在意了。

赵允让每天都会把事情的发展告诉周平:“朝中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负责修建宫殿的丁谓(注1)丁大人主导,主张继续工程;二是赵安仁领导的言官们,建议停修宫殿。”然后才顺便问一问小皇子的想法:“你觉得呢?”

“修建宫殿耗资巨大,赵大人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只是工程即将竣工,这时候停工怕是半途而废,得不偿失。”

赵受益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一碗水端平了,始终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赵允让目露赞许。

案情毫无进展,周平就把这件轶事当作故事来听,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地与兄弟二人聊着。

“你们不觉得言官们这时候上谏有些晚了么?动工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说话?”

“这……”赵允让犹豫了一下,“有些事是越想越明白的,大概是实在看不下去宫殿的奢华程度,终于爆发了。”

“什么情绪能持续累积达六年之久?当初动工时预计的时间是十四年,时间缩短了一半多,比起只会打口水仗的人弱书生,我看丁谓才是能人。”

赵允让用眼神示意小皇子还在场,警告道:“请周大人慎言。”

周平笑笑,并未停下来:“怎么看,这件事最倒霉的人都是他,宫殿莫名失火,延误了竣工之期,现在又被人讨伐,数年不分昼夜的劳苦又即将成为泡影。”暗示赵安仁此时发难完全是和政敌过不去,毕竟有了这项修宫的功绩丁谓高升的可能性极大。

“照你的意思,此事纯粹因为党争?”赵允让没好气道,他不喜欢小瓶子总把人心往坏处想,清流们为民请命到了他的嘴里一下子变成了肮脏的利益之争,任谁听了都不会好受。

周平看出了赵允让脸色的不悦,缓和了语气不让里面的讽刺太过明显:“并不是不可能,当初官家欲立刘妃为后,赵安仁百般阻挠,已然惹恼了官家,很难再得到升迁。此时眼见比他年轻近十岁的人登入政事堂,难免眼红。”

“不把正人君子污成小人你就不甘心是不是?”赵允让语气激烈起来。

“我只是指出其中一种可能性而已,”周平不自主地提高声音,“你得面对事实!”

“哥,周大人,你们别吵了……”赵受益发出弱弱的劝解声。

“事实就是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受益不愿见他们二人争吵,插嘴道:“哥,听说园子里的梅花开了,我们不妨去看看?”

奈何他的声音被周平的轻易盖过:“就算我是小人,赵安仁也未必是君子!”

赵受益讪讪地站起来:“既然你们都不想去,我就自己一人去了。你们……慢慢聊。”

小皇子的离去让周平稍微冷静了一些,他放柔声音:“你真的要为一个外人和我吵吗?”

赵允让轻咳了几声,嘟囔:“不是亲疏远近的问题,而是是非曲直……”

两人相顾无言,沉默地对峙了一会,直到周平打破死寂。

“不管张叔父和酉戊之间的关系多么欠缺考虑,但还是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他们解决争端的方式。”周平指的是一人逃跑一人脱衣逃避方法体系中的后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