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赵家天下+番外 > 第188章(第1页)

第188章(第1页)

赵允让戏谑道:“你又想滥用职权篡改谁的生死簿?”

在小瓶子陆陆续续的告知下,赵允让也知道了暗卫的事情,明白周平已经除去了小组内的职务,成为除伯父外的第二号领头人,直接处理京中事务。赵允让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对自己眼光的自得,也有难言的隐忧。

周平从早上就接到情报了,隐忍着气恼审理案情,在赵允让面前才表露出来。

“丁、谓!”周平一拍桌子,咬牙切齿。

赵允让一听乐了,顿时有种幸灾乐祸的味道,眼神好像在说:看吧,还是我待你最好。

不过,赵允让还是整了整表情,关心了一下事情始末。

原来朝中各势力已经不再掩饰对那个相位的争夺了,最有可能上位的无外乎丁谓、赵安仁等。当初蜀地叛乱,丁谓不费一兵一卒平乱,赢得武将赞赏,而赵安仁又是文官的代表,对粗鄙武人多有排挤。这一涨一消之下,朝中不少武官倾向于丁谓,其中就包括周平的友人曹利用。只是曹利用已是枢密使,不便打起鲜明旗帜干涉东府之事,而赵安仁资历与名声都高过丁谓。

也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周平有八成肯定是曹利用——丁谓动了拉拢周平的念头,虽被周平婉拒,但并未死心。

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而丁谓恰好是大贼,窃国贼,还是不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那种。

周平的言行无懈可击,赵允让身份敏感不能擅动,而此时阎王的徒弟风头正劲,丁谓的主意就打到了赵正煊的身上。

家事遭变之前,赵正煊本来是考科举的,突然弃笔从戎,引来不少议论。周平为磨砺他的武艺和意志,将他下放到基层,和贫困位卑的小吏一同操练、站岗、巡逻。每天风吹日晒摸爬滚打,皮肤变黑变粗了不少,这在现代是运动的健康是劳动的光荣,但在文风盛行的古代不是。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阴谋,赵正煊在巡逻的时候遇到了以前在书院的同学,受到讥讽刁难。少年争的就是一口意气,赵正煊忍不住针锋相对,其中就有从周平那引用来的‘书生误国’。

对手被气得满脸通红,不服地嚷嚷:“从哪个贼口听来的?”

赵正煊是个老实孩子,用不比对方低的音量供出幕后指使:“我师父!”

“咳、正煊也是为你争气。”赵允让猜到可能被丁谓抓住了把柄,心里有些明白小瓶子对待赵正煊忽然狠厉起来的训练手段是从哪里来的了,开口劝了几句。

“争气?”周平哼了一声,“让我被人骂了都不知道,什么脑子……”

“明明是你不教他。”赵允让说了句公道话。

周平不信小王爷真的不明白自己对赵正煊始终有所保留的原因,也不点破,转而聊起其他:“西夏节节败退,欲遣使者进京和谈,我看官家会答应收兵,姓杨的就要被收权了。”

“伯父有这么说?”赵允让知道周平直接听命于真宗才这么问。

“这倒没有,”周平露出一丝讥讽,“谁让湘军都快变成了他杨家的?官家不会再纵容下去。”

用时捧到天上,不用时扔到泥里,这就是武将的命运。从来都没听过文人造反,所以皇帝都不大介意文官掌权,倒是武将,要受到百般节制监控。

周平接着道:“今天案子里的那幅梅花傲雪图,就像赵家的天下一样,武人保江山,文人坐江山。普通百姓愚昧,往往只见眼前利益,要把财产拿到手上才安心,就像将领喜欢手头有兵,以为这样在朝中就能说得上话。反观文人,稍有见识的都知道军权越大越会遭到官家打压。曹利用怎么就看不到这一点?!”

周平的恼怒大多不是冲着丁谓,而是朝着曹利用去的。其实皇帝不怕党争,他真正怕的是政权和军权联合,即枢密使与丞相勾结。宋初建制时设立枢密院就是要分出宰相的军权,以免一人把持朝廷,尾大不掉。

“那你准备怎么办?”赵允让问道,“要不,我去劝劝?”

“千万别去,东西府联合已经够麻烦了,再加上勾结宗室……”周平用力摇头。

赵允让为难地指出:“这浑水你已经躲不掉了,你一句‘书生误国’得罪了所有文官,赵安仁那边必然不会接受你,丁谓即使无法拉拢你,也保证了你不会倒向对立的一方——真是高明!”话说到最后语气已是赞叹。

“官家不会这么看,等明天清流异口同声参奏我攻讦大臣,你觉得你伯父会怎么想?他会以为我是被曹拉拢到了丁谓一方,”周平愁得起身在偏厅里踱步,暗卫代表着皇权暗地里的力量,倾向任何一方带来的危害都是致命的,“以我的身份必须保持中立。”

“不如……装病?”赵允让勉强想出一个主意。

“也只好这样了。”

幼主

知是故人来。

装病是人们用滥了的招数,但招不在新,有用就行。千百年来,它依旧广泛而活跃地出现在工作生活中。小孩子不想上学,可以喊上几声肚子疼;大人不想上工,也可以请病假。同理,不像上朝的官员也是可以用的。

在风头浪尖上装病避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谁让周平威名太盛,说他是大内第一高手并不为过。下江南的时候被罚军棍又闯密林都没什么大碍,怎么会被区区风寒击倒?

但为了让皇帝放心,表示自己丹心可鉴对组织忠心耿耿没有参与任何小团体,周平还是厚着脸皮赖在床上,还盖了一层厚厚的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