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已经收完啦!”军人看起来红光满面,“辛苦你们了。”
“都辛苦了。”我说,“人工收麦子还挺不轻松的。”
我看见他们好几个人队列整齐,还都端着枪。
“你们要去巡逻吗?”我问。
“我们去靶场。”为首的军人说,“虽然现在挺安全,但训练还是不能放松的。”
我一阵欣喜,这正是提出学射击请求的大好机会。但我还没想好怎么开口。
“我们两个也想学射击。”晓婷先开口了,她的语气听起来自然而又平静。
那位军人打量了一下我们。“真的吗?”他问。
“真的。”我说。
“太好了!”他看起来大喜过望,“你们需要先换一下衣服,来来来,走这边。”
“必须要穿作训服吗?”晓婷问。
“随便弄件外套就行。”那个士兵笑了,“你总不想弄得满身枪油吧。”
说实话,我是一点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高兴。本来我还一直担心他们会不同意的,毕竟训练新人也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和弹药。
我想起当时练习手枪的情景,一有时间就要试射两发,毫不夸张地说,我精准的手枪枪法是成千上万颗子弹喂出来的。
不过,鉴于军队大量减员,想必他们现在不缺弹药。果然,士兵接下来的话验证了我的猜测。
“你们不说,我们还想拉你们学呢。”他说,“有好多子弹都拆封了,要是不赶紧用完,过个一两年就过期了。”
“啊?子弹一两年就过期了吗?”晓婷惊讶不已。
“仅限于已经拿出来的子弹。”军人笑了,“仓库里还有很多保存良好的子弹,二十年之内我们不用担心弹药问题。”
“不过,”军人话锋一转,“维持储藏条件也挺费电的。我们发的电有一半都花在武器保养上面了。”
“很快我们就能找到全新的发电方式。”我自信满满地说。
我们来到了靶场,这里离居住地有挺远一段距离,可能是怕枪声扰民。
拿到枪的那一刻,我感觉有点惊讶。
预想中沉甸甸的感觉并没有出现,反而感觉这枪很轻巧。
然后我又想到,不是枪太轻,而是我自己的力量已经被大大增强了。
我看向晓婷,果然她也可以毫不费力地端起枪。
“191式步枪,精度高,稳定性好,配备有先进的瞄准镜。”士兵一边指着不同的部件,一边给我们讲解,“弹匣有观察孔,方便观察余弹量,而且枪托长度可以调节,特别方便。”
我看向晓婷,她已经在迫不及待地调节枪的各种尺寸,使得她以娇小的身躯也可以适应步枪的结构。
在听了各种动作要领并看了示范后,我们可以试一试实弹射击。
“我们当新兵蛋子的时候,可没机会这么快就实弹射击。”士兵说,“我都有点羡慕你们了。”
一开始,晓婷还会被自己的枪声吓得紧闭双眼,但是过了一会儿就慢慢适应了。然而,她的命中率不堪入目,很多子弹都脱靶了。
“这靶子也太远了。”晓婷愁眉苦脸的,“我都不知道我打到哪了。”
“正常,”士兵说,“都是这样过来的。”
“让我试试。”我说,“我会用手枪,肯定会强一点。”
我将枪调成单发模式,凭感觉对着远处的靶子开了5枪。
“35环!”士兵说,“了不起,第一次射击就摸到合格线了。”
虽然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射击,但是这样的夸奖使我沾沾自喜。晓婷流露出崇拜的目光,更使我飘飘欲仙。
一上午的时光很快过去了,要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和晓婷跟着几个军人往基地走,路过了一个划满刻度线的、非常像一个铅球场的地方。
“这是干嘛的?”晓婷指着地上的刻度问。
“这是训练丢手榴弹用的。”士兵说,“你们要不要试试?”
“好!”我已经跃跃欲试了。
拿起木柄训练用手榴弹,我屏气凝神,想象着自己是一个顶级铅球运动员。气沉丹田,转身,发力,我的动作一气呵成,手榴弹飞了很远。
“40米!”军人中传出一小阵惊叹声。
晓婷看向我的眼神中,崇拜的意味更浓了。我以十分绅士的姿态将一枚手榴弹递给了晓婷。
她丢手榴弹的姿势看起来十分狼狈,胳膊还软绵绵的,一点力道都没有。最后,她像一个受惊的小鹿一样把手榴弹甩了出去。
“52米!”军人中传出了更热烈的惊叹,并爆发出一阵掌声。
???
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有黑幕。
她那种软趴趴的姿势肯定不可能扔那么远,况且我的力气还比她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