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esp;&esp;这时福娃醒了,细声细气地哭闹着,饿了要吃饭。
&esp;&esp;阿嫂便赶紧让河娘把做好的肉糜粥端来。
&esp;&esp;“不可,有没有更清淡一些的粥?病中的小儿吃这肉糜,肠胃不消化,反倒加重。这几日最好喂得差一些,就简单的米糊即可。”
&esp;&esp;那郎中初来杏花巷时,按照之前的观念来看,这条巷子里的人们也不会太富裕。
&esp;&esp;然后他正好一扭头,就看到了李卉。
&esp;&esp;郎中也是对李卉的厨艺有所耳闻,
&esp;&esp;因家中的老妻层曾到她的小吃摊上买过凉皮。
&esp;&esp;如今一看这家人竟和她是至亲,那卉娘食肆的名号在县令大摆庆功宴时就已名声在外,故而这小儿能吃得起这样丰盛的肉糜粥,也就见怪不怪了。
&esp;&esp;那郎中庆幸自己一开始并没有对这场看诊掉以轻心。
&esp;&esp;“阿嫂莫急,米糊很简单,我来做,你只管照顾好福娃就是。”
&esp;&esp;福娃听到小姑要去帮她熬米糊,似病都好了些,虽然困着,却依然精神地等着米糊做好。
&esp;&esp;而另一边,大哥则按照李卉的意思,多多付了一倍的诊金给那个郎中。
&esp;&esp;“雨夜路滑,人肯来看诊,就是我们福娃的运道了,有时候多拿些钱,能平不少的事呢。”
&esp;&esp;未几,李卉便将一碗做好的葵菜米糊端了来。
&esp;&esp;阿嫂接过,将木勺放到嘴边试了试温度,也是不冷不烫刚刚好,福娃等了这么久早就嚷嚷着饿了,见到如此细腻黏牙的米糊,还带着葵菜的清香,赶紧就要让阿嫂喂给她吃。
&esp;&esp;才两个月大的娃娃,就知道掰碗,也是饿极了。
&esp;&esp;李卉怕她呛着,赶紧在阿嫂前头喂的同时,自己在背后轻轻拍背帮她顺气。
&esp;&esp;不过须臾,一小木碗的白菜米糊便见了底。
&esp;&esp;吃了之后一觉便睡到了天亮,阿嫂也从她这学会了做葵菜米糊的方法,后面几日不仅有葵菜的,还有白菜,霍菜等,主打一个充满母爱地随心搭配。
&esp;&esp;没过几日,小福娃便全好了,李卉这才腾出手来继续酿酒做菜。
&esp;&esp;上次的踏青套餐和春耕套餐卖得还行,便经常有人找到夜市上来问她还做不做。
&esp;&esp;比如随着时令的消暑套餐,立秋套餐,甚至腊月或过年套餐等。
&esp;&esp;来人一询问,李卉便动起了脑筋——
&esp;&esp;李卉原本就是觉得大哥在家的时间少,大嫂目前又要照顾家里和小福娃,可眼下,见食肆的客源在不断扩大,她便有了想把食肆弄成全天营业的想法。
&esp;&esp;“没有谁规定也是一条街就一定只是晚上营业,我们也没有道理把客人往外赶,能多赚几个钱就是几个钱嘛。”
&esp;&esp;这个想法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esp;&esp;甚至大哥还担心食肆人手不够,大嫂还想让河娘去帮忙。
&esp;&esp;李卉赶紧拒绝了,“大嫂这几年也很辛苦,又刚生产过,娃娃也正闹腾,还得有个人帮衬。我食肆庙小,养不起那么多的人,再说了,五月后,就会陆续有学徒过来帮衬,那时候就好了。”
&esp;&esp;可大嫂还是坚持,甚至大哥还偷偷跟她说过,阿嫂在他回来之初还有过想让河娘做小妾的想法。
&esp;&esp;李卉乍一听到,简直瞠目结舌的程度。
&esp;&esp;她实在搞不懂古代的女性,为什么一定要在自己身子不方便的时候,找个人来伺候她们的丈夫。
&esp;&esp;幸而全家人都反对,都说她为了生福娃差点把命搭进去。
&esp;&esp;大哥也说自己完全没那个心思,“现在福娃还小,她还不懂,但若她今后大了呢?我又该如何跟她说?这不是当着女儿的面给我难堪嘛。”
&esp;&esp;李卉也不同意,她完全接受不了这个,所以竭力去劝阿嫂,“退一万步讲,即便大哥有意,那也不妥。我们家才出了个有爵之人,河娘又只是一个官奴,若真让她做了大哥的小妾,万一被有心之人察觉,那便就是罪过了。”
&esp;&esp;而河娘听完她的话,也跟之前那次一样,立马“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奴只想好好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敢有非分之想。”
&esp;&esp;李卉道,“那你就好好服侍好大嫂,做个清清白白的女子。”
&esp;&esp;这些横生的风波终于平息,李卉便开始真正琢磨起食肆白日的经营来。
&esp;&esp;阿侪一听此后白天黑夜都要守着食肆时,不仅没有觉得他的掌柜压榨他,反而如见钱眼开般地开心,“那太好了,上回我去吴家食肆送信,那里白日里都人来人往的,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咱们的食肆也能百日营业就好了!”chapter1();